多地自然資源系統一把手赴廈門學習「廈門實踐」

海灣型城市廈門,一直是資深「網紅」打卡勝地。3月25日上午,廈門熱門景點筼簹湖、五緣灣、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集中迎來了三批「遊客」。不過,這些「遊客」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自然資源系統。在觀景賞色之餘,他們決定,要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取經」。

實地考察完後,一場交流會也正式開始。會間,多地自然資源廳廳長帶上案例登台,彙報屬地生態文明建設情況。被提煉出來的典型和亮點,展示了各地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成效。但總結髮言的最後,大多數一把手都會提上一句: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運用「廈門實踐」的經驗,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何為「廈門實踐」?

談到「廈門實踐」,首先要瞭解廈門的筼簹湖。

筼簹湖位於廈門島西岸,舊稱筼簹港,與海相通,原有面積約10平方公里。20世紀70年代初,因圍海造田、築堤圍湖,筼簹港變成一個相對封閉的潟湖,水域面積僅為1.6平方公里,改稱筼簹湖。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湖區周邊高強度的建設和開發,筼簹湖承受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1.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承擔著市區37平方公里流域的泄洪排澇。當時的筼簹湖區,雜草叢生、污水四溢、水體黑臭,生態嚴重惡化。

1988年,廈門市啟動筼簹湖綜合治理,創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治理方針。

筼簹湖綜合治理是我國海洋生態系統性修復的起步。36年來,廈門不斷踐行、豐富、拓展筼簹湖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探索出一條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促進人海和諧的生態文明實踐路徑。

航拍廈門筼簹湖及周邊城市景觀。圖/IC photo航拍廈門筼簹湖及周邊城市景觀。圖/IC photo

「廈門實踐」有著十分清晰的歷史脈絡。據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前後可分為起步探索、區域拓展、縱深推進、整體提升四個階段。

20字方針的提出,為廈門城市治水、生態建設蹚出了新路子,這為第一階段。自2002年開始,廈門開展西海域綜合整治,開啟了「廈門實踐」區域拓展,這為第二階段。2005年,當地啟動廈門島東區五緣灣綜合整治,發動廈門城市建設史上的「淮海戰役」,這為第三階段。自2010年開始,廈門全面實施海堤開口等系統整治,並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這為第四階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廈門實踐」為我國濱海地區和海灣型城市破解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難題起到了先行示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廈門實踐」能帶來哪些經驗?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實踐」是一座豐富的寶庫,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豐富的實踐意義和廣泛的世界影響。

在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方面,廈門在全國最早推出地方生態立法,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納入法治軌道。2003年,廈門還組建起全國第一支行政編製的海洋綜合執法隊伍,建立了海上聯合執法的機制。

除了依法治理外,「廈門實踐」還體現了科學治理。為不斷提高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效能,廈門成立了專門的海洋專家組,為海洋綜合治理提供決策諮詢。在強化科技賦能上,廈門構建起從天空、陸地到海面、海底的海洋綜合管理科技支撐體系。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科技攻關和海洋碳彙研究也不斷湧現出國際領先成果。

學習運用「廈門實踐」經驗 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現場交流會。自然資源部供圖(崔家樂 攝)學習運用「廈門實踐」經驗 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現場交流會。自然資源部供圖(崔家樂 攝)

遵循自然規律尤為重要。廈門在全國率先啟動「多規合一」探索,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採用退墾還海、開堤清淤等手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選取筼簹湖、海滄灣、同安灣等宜林海域,種植紅樹林173.9公頃,逐步構建起近自然濕地生態系統。

海灣整治是系統工程。「廈門實踐」也強調堅持問題導向。廈門根據每個海灣的特點,明確不同的生態修復目標和區域發展目標,「一灣一策」、多措並舉。針對不同生態問題,協同推進汙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實現了生態功能和空間格局的整體提升。如筼簹湖搞活水體,五緣灣灣外疏濬開口、灣內保留濕地,都是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的典型做法。

此外,「廈門實踐」也體現了陸海統籌、綜合治理的理念。36年來,廈門強化陸海交錯帶的規劃管控,建立流域協同、區域協同的生態修復工作機制。與上遊漳州建立九龍江生態補償機制,從源頭上解決流域對河口灣區的汙染問題。並建立廈漳泉跨區域執法聯盟機制,促進了陸海一體的空間資源保護和永續利用。

自然資源部表示,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必須堅持和傳承好「廈門實踐」經驗,認真謀劃今後一個時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著力健全完善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體系,紮實推動「廈門實踐」經驗落地見效。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張磊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