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歐洲王室的危機時刻
當今歐洲王室「大家庭」,一般認為由英國王室、西班牙王室、挪威王室、丹麥王室、瑞典王室、荷蘭王室、比利時王室、盧森堡王室、列支敦士登王室和摩納哥王室構成。而在歐洲歷史上曾存在更多王室,其中哈布斯堡王朝是最為重要、影響力最大、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家族。這些王室曾經歷過形形色色的危機時刻,至今令人唏噓不已。
諾曼征服與英國王室危機
1066年的諾曼征服是英國王室遭遇的一場重大危機,其標誌著英國中世紀的開始。該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1042年—1066年在位)死後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囉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1066年9月末,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入侵英國。英王哈囉德身亡於黑斯廷斯戰役,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諾曼王朝(1066年—1154年)開始對英國的統治。此次危機亦孕育著機遇,開創了英國封建制度全盛時期的新時代與新局面,同時英國再次融入歐洲大陸,而兼任英國國王的諾曼底公爵一直覬覦法國王位,這也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卡洛斯莎覲見與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危機
11世紀始,歐洲教權膨脹,世俗權力軟弱渙散,教會強調教權至上,王權企圖限制教權勢力擴張。典型事例是德皇亨利四世與教宗格列高利七世之間主教授職權之爭,導致「卡洛斯莎覲見」事件。11世紀70年代,羅馬教廷發佈教宗敕令,宣稱教宗擁有淩駕於歐洲各國君主之上的至高地位以及敘任主教、訂立法規、廢黜君主、開除教籍在內的諸杜特權。教宗據此要求德皇亨利四世放棄主教敘任權,但是被亨利四世斷然拒絕。於是,教宗對亨利四世實施了破門律,將他開除教籍,此舉引發了嚴重政治危機。最終亨利四世在內憂外患的巨大壓力下,被迫屈服,前往教宗的駐地卡洛斯莎城堡覲見,當面懺悔求得赦免,危機才得以解除。
《大憲章》與英格蘭王室危機
13世紀初,英王約翰繼位後,在大陸上與法王作戰,相繼丟失諾曼底、安茹等地。1209年,約翰又和教宗英諾森三世發生衝突,被教宗開除教籍。1213年被迫屈服,並向教廷交納年貢,加劇了臣下的反對。約翰還違反封建慣例,徵取過多的繼承金、協助金、盾牌錢等,並藉故沒收直接封臣的地產。向城市也多方勒索,引起廣泛不滿。1213年,約翰再次出征法國時,一些封建主拒絕服役,在1214年布汶之役中,約翰戰敗。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國王約翰王(1199年—1216年在位)在大封建領主、教士、騎士和城市市民的聯合壓力下被迫簽署。該文件把王權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確立了私有財產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隨意侵犯的原則。1258年,亨利三世在相似的處境下被迫接受《牛津條例》,並且在13世紀60年代的內戰中成為叛軍的俘虜,這些都表明英格蘭安茹王室陷入嚴重政治危機之中。但從英國歷史發展的角度講,正是在13世紀的王室統治危機中,孕育了議會制度,開創了「王在法下」、國王的行動要徵得「公議許可」等影響深遠的憲法原則。
玫瑰戰爭與英格蘭王室危機
玫瑰戰爭(1455年-1485年),也譯作薔薇戰爭,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基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玫瑰戰爭」一名當時並未出現,而是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標誌戰爭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基的白玫瑰。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基的伊麗莎白「聯姻」結束,同時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戰爭標誌著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並走向新的文藝複興時代。為了紀念這場戰爭,英格蘭以玫瑰為國花,並把皇室徽章改為紅白的「都鐸玫瑰」。這場為期30年的王室危機造成了巨大破壞,但由於絕大多數權傾一時的大貴族在戰爭中殞命,大貴族勢力過大的政治惡疾在很大程度上自行緩解,客觀上為之後英國王權的勃興創造了條件。
亨利八世時期的政教關係危機與宗教改革
16世紀上半葉,出於對男性繼承人的渴望,英王亨利八世在王后凱瑟琳因為年齡和身體原因再次生育無望後,決定離婚再娶,以此避免都鐸王室陷入絕嗣危機。但天主教會拒絕認定亨利八世的婚姻無效,使得他不得不進行宗教改革,創立英格蘭國教聖公會。英格蘭王國的宗教改革引起了國內外天主教勢力的激烈反對,造成了嚴重的政教對立。
法國的宗教戰爭與王室危機
16世紀40年代,加爾文教開始在法國傳播,稱為胡格諾教。法國南部的大封建貴族信奉加爾文教,企圖利用宗教改革運動來達到奪取教會地產的目的。他們與北方有分裂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貴族有深刻利害衝突,最終演變成長期內戰。連續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對抗,對十六世紀的法國造成了破壞。戰爭雖然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質和內容而言,則是法國的一場內戰。這場戰爭一度使正在上升的王權面臨崩潰,貴族分裂勢力有所抬頭,法國陷入一段無政府狀態時期。最終,國王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頒布《南特敕令》,承認胡格諾教的部分權利,徹底結束宗教戰爭,王室危機結束。
斷頭台上的查理一世與英國內戰
1625年繼位的英王查理一世,同其父占士一世一樣,專橫跋扈,極力宣揚君權神授。為了擴充常備軍和解決財政困難而召開國會,但因國會未能滿足其要求,他於1629年乾脆解散國會,在無國會時期,他一意孤行,實施了許多反動措施。他不僅徵收未經國會批準的關稅,還巧立名目、創立新稅,頒布各種罰款條例。政府毫無節制地擴大工商業專賣權、壟斷市場,造成工商業蕭條和物價上漲。這就加深了財政危機,加劇了王室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民怨沸騰,革命情緒日益高漲、先後爆發了蘇格蘭人起義和愛爾蘭民族起義。為瞭解決國內的政治危機,他被迫召開停止了11年的國會,國會仍然拒絕他的要求,他便下令逮捕下院激進派議員,於是,國會和國王徹底決裂。1642年,國王宣佈討伐國會,內戰爆發。在廣大人民的壓力下,1649年1月27日,法庭判處查理一世死刑,以叛國罪斬首,君主制度被廢除,英國封建專製結束。
路易十四駕崩與法國王室危機
17世紀40年代,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國,經歷了財政經濟問題引發的王室政治危機。由於身陷三十年戰爭的泥潭之中,法國王室為籌集戰爭所需的巨額軍費,加大徵稅力度,同時採用包稅制度。王室政府稅收名目的增加與包稅人的橫徵暴斂,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1648年,巴黎高等法院對政府徵稅提出抗議,高等法院法官因此被捕,此事激起巴黎民眾的暴動,國王路易十四被迫離開巴黎,危機直到第二年才在軍隊的鎮壓下平息,史稱高等法院投石黨運動。作為法國歷史上最長時間執政的君主之一,1715年路易十四的去世標誌著絕對王權的終結和封建君主製的衰落。路易十四的統治導致了法國社會的深層次,不平等和社會矛盾的加劇,他的奢侈生活和戰爭開支導致了巨額負債,壓迫了貧困階層,引發了社會的不滿和動盪,最終演變為法國大革命。
光榮革命與英國王室危機
17世紀末,英國的王室危機再次爆發。1685年英王占士二世全然不顧國內外的普遍反對,違背以前政府製定的關於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宣誓條例」,委任天主教徒到軍隊里任職。此後進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門、教會、大學擔任重要職務。1687年和1688年先後發佈兩個「寬容宣言」,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所有非國教教徒以信教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區的教壇上宣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的普遍反對。
同時占士二世殘酷迫害清教徒,還向英國工商業主要競爭者——法國靠攏,嚴重危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688年11月,尼德蘭執政威廉三世在英國議會的邀請下,率軍登陸,英王詹姆士二世棄位出逃。這場由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占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複辟的非暴力政變沒有發生流血衝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為「光榮革命」。
法國大革命與波旁王室統治危機
18世紀,由於曆次戰爭產生的巨額軍費開支、貴族階層免稅的不合理稅收制度,法國王室深陷財政危機瀕臨破產。王室希望改革稅收制度,向免稅的教士、貴族階層徵稅,此舉遭到拒絕,引發了1788年的貴族危機。在此背景下,王室不得不召開三級會議。在三級會議召開後,財政危機迅速升級為政治危機,最終法國大革命爆發,波旁王室的統治被推翻,國王路易十六被公開審判,送上斷頭台,君主制度被廢除,法國成為共和國。1804年,拿破崙稱帝,拉開了19世紀法國王室危機的終章。隨著法國軍隊在戰爭中的失利,法國第一帝國的統治最終在1815年終結。複辟的波旁王朝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被推翻,王位由奧爾良公爵路易·菲臘繼承。在1848年的二月革命中,路易·菲臘的統治被推翻,法國再次成為共和國。1852年拿破崙三世恢復帝製,建立法國第二帝國,1870年在對普魯士王國的戰爭中法國軍隊戰敗,法國第二帝國就此滅亡,君主制度在法國絕跡。
佐治三世的精神病與英國王室危機
從18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英王佐治三世(1760年—1820年在位)開始間歇性地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狀,之後病情時有反復。1788年,佐治三世因疾病發作,未能依照慣例前往議會發表開幕演說,一度引發英國議會的信任危機。1811年,73歲的佐治三世陷入器質性的精神失常,同時因白內障的併發症而雙目失明,並且深受風濕和聽力下降的折磨,完全喪失履職能力。英國議會不得不通過攝政法案,由其長子威爾斯親王佐治擔任攝政王,代行王權,直到他1820年去世。
愛德華八世遜位與英國王室危機
20世紀30年代末,剛剛繼位的英王愛德華八世因為個人的婚姻問題不得不草草退位。愛德華八世的愛人華里斯·辛普森是一個離過兩次婚且兩位前夫都在世的美國人,他們的婚姻與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教義相悖,君主是英國聖公會的領袖,不能違反教規,所以他不得不退位,將王位傳給他的弟弟佐治六世。
縱覽歐洲歷史上的王室危機,基本以政治危機為主因。在引發危機的具體根源上,首先是王朝絕嗣問題,當老國王去世後,沒有明確的合法繼承人出現,危機就會爆發;其次是宗教問題,宗教改革運動打破了中世紀歐洲信仰統一的局面,歐洲各國出現了多元的宗教新格局。政教衝突極易造成王室政治危機。經濟危機往往也是導致王室統治危機的重要推手。因為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王室政府的財政支出空前膨脹,當王室政府的財政收入無力支付巨額開支的時候,王室經濟危機就會發生,如果處置應變不當,就很可能升級為政治危機。另還有許多偶然或突發因素也引發過王室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