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金無緣小米汽車金融服務 淨利潤連續三年「翻番式」增長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黃鑫宇)隨著銀行進入年報發佈的「密集期」,控股方(或大股東)為各類型商業銀行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2023年實現的主要業績情況也逐一「浮出水面」。

截至目前,國內有31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如果從2023年業績增長情況看,記者注意到,兩極分化情況顯著。有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出現「縮表」或「虧損」;也有消費金融公司的淨利潤呈現出連續「翻番式」增長的態勢,例如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小米消金」)。

準確而言,小米消金是重慶市第二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主要從事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業務,註冊資本為15億元。

3月29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即「渝農商行」)發佈了2023年年度報告,其持有小米消金30%的股份。渝農商行披露顯示,截至2023年末,小米消金總資產為164.16億元,同比增長45.45%,淨資產15.91億元;實現淨利潤為0.76億元(註:財務數據未經審計,下同)。

據記者統計,2023年小米消金淨利潤總額雖然仍未過億元「關口」,但其同比增幅高達約601.11%。事實上,自2020年5月成立,小米消金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09萬元、368萬元及1084萬元;2021年-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幅均保持在100%以上。

2021年-2023年小米消金淨利潤同比增幅變化情況。數據來源:渝農商行曆年年報。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2021年-2023年小米消金淨利潤同比增幅變化情況。數據來源:渝農商行曆年年報。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製圖

近期小米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小米SU7正式發佈,引起全網關注。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手上的這張消費金融牌照已鐵定「無緣」汽車消費貸款,即小米SU7與小米消金將無直接業務聯繫。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相關規定,小米消金所從事的消費貸款業務,主要是指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向借款人發放的以消費為目的(不包括購買住房和汽車)的貸款。

官網顯示,小米汽車金融服務目前的金融合作機構以銀行為主,包括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