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師能否吸引更多「青春養老人」

    護理員婁寅臻(後排居中)為機構里一位老人過生日。受訪者供圖    護理員婁寅臻(後排居中)為機構里一位老人過生日。受訪者供圖

    2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發佈了《關於頒布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的通知》。這是我國首個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對長期照護師的職業技能等級、職業培訓要求、職業道德等加以規範。

    長期照護師成為一個新的職業工種,會給養老行業人才培養帶來哪些變化?能否激發更多年青人投身養老行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照護是我打算長期從事的工作領域。」22歲的北京首厚康健永安養老有限公司護理員王九達,於2023年6月正式入職,目前已在養老護理一線工作9個多月。聽到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公佈的消息,他感到很興奮,「等具體的報考安排出來,我一定會報名,爭取早日拿到這個新職業證書。」

    「照護工作看著簡單,想做好卻不容易」

    王九達曾在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養老服務技能賽項中獲得二等獎。他雖然年紀輕輕,但對於照護老人頗有心得。他說:「照護工作看著簡單,想做好卻不容易。因為每位老人的身體狀況各不相同,服務中需要專業的職業技能,比如,給老人翻身的力度、穿衣服時老人手臂彎曲的角度,都需要準確把握。剛工作的新人與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根據此次發佈的標準,長期照護師是指運用基本生活照料及護理知識、技能,在家庭、社區、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等場所,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人員等人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功能維護、心理照護等服務的從業人員。

    來自國家醫保局的信息顯示,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於2016年啟動試點,2020年擴大試點城市範圍。目前,全國49個試點城市參保覆蓋約1.8億人,累計超過235萬人享受待遇,累計基金支出超720億元,提供服務的定點護理機構約8000家,護理人員接近30萬人。與此同時,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超過4200萬人,專業化、高素質的護理服務人員供給嚴重不足,嚴重製約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快培養更多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的專職長期護理保險服務人員,新修訂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專門設立了長期照護師這一新職業工種。

    長期照護師是集知識與技能於一身的復合型人才

    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等機構2022年聯合發佈的《長壽時代中國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一方面,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與發展呈現強勁形勢;另一方面,養老機構也面臨著入住率下滑、專業人才缺乏、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該報告顯示,我國養老機構床位共488.2萬張,在院人數約為222.4萬人,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約為45.5%。

    天津市養老院原院長、全國社會福利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孫兆元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天津市共有380家養老機構,擁有床位1.4萬張左右。其中天津市養老院共有850張床位,是天津市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公辦養老機構,老年公寓住的是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護理院住的是失能失智和半失能的老人,還有老年病醫院。

    孫兆元說,長期失能人員基本上完全或部分喪失了生活能力,伴隨著吞嚥功能障礙、言語障礙、運動障礙等多種生活困難,大多伴有慢性疾病。

    「他們都需要專業的照護。」孫兆元指出,養老機構對於一線護理員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願意到一線當護理員的年青人非常少。天津市養老院的護理員一般是通過合作的勞務機構輸送過來的,這些護理員大多年齡在四五十歲,來之前只經過一些簡單的培訓,很多人是在工作過程中學習和提升照護技能。

    此次發佈的長期照護師國家標準明確:長期照護師需要具備為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能力,協助失能人員「體面」生活;需要具備基本醫療護理知識,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可以採取應急處理措施,協助失能人員「安全」生活;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協助失能人員「尊嚴」生活;還需知曉長期護理保險基礎知識,按要求提供服務,保證服務質量。

    「由此可見,長期照護師是將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健康管理、長期護理保險等專業知識與技能融於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科帶頭人、副教授談玲芳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長期照護師對應的是長期護理險,而長期護理保險提供服務的對像是經失能評估達到一定標準的長期失能人員,這是在長期照護師培訓培養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

    天津職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副教授馬頎稱,長期照護師職業的技能要求比較高,職業功能包含生活照護、基礎護理、應急處置、功能維護、對症護理、疾病護理、心理照護等部分。其中,疾病護理和心理照護都是比較新和有挑戰性的內容,需要經過專業訓練,不是單憑熱情就能夠勝任的。「在對享受長期護理險的老人入戶進行服務的過程中,特別需要專業的長期照護師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她說。

    長期照護師的職業重要性如何進一步提升

    2019年國務院頒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來,很多職業院校開展教學改革積極對接教育部的1+X證書制度。談玲芳介紹,學校對養老專業學生提供人才培養方案會根據最新職業和崗位的要求進行調整,對接企業的新標準、新技術。例如,由養老龍頭企業開發的醫養個案管理師、老年照護員、失智老年人照護員等相關X(若干職業技能)證書,還有一些有特色的國際證書,如針對失智老年人的布恩音樂治療師,力爭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和職場提前接軌。

    「長期照護師職業標準的公佈,給學校的教學教研指引了新方向,學校今後將進一步對接新職業、新技術,探索學徒製培養等模式,推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長期照護人才。」談玲芳說,這些經過專業訓練的學生,如果能夠在大學期間取得長期照護師證書,不但能為找工作增加籌碼,更可以為長期照護師職業注入青春動力。

    椿萱茂(北京玉蜓橋)老年公寓負責人賈海魚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於2017年獲得北京市高級養老護理員證書,2022年通過養老機構內部的相關福利平台系統申報了崗位獎勵,目前她每個月都能收到北京市豐台區民政系統下發的崗位獎勵1000元。

    賈海魚期待,「未來長期照護師的評定能夠和政府發的個人補貼掛鉤,與企業的社會等級評定評星掛鉤,如此,能夠提升長期照護師的職業重要性,也會吸引更多養老人才參與培訓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談玲芳介紹,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是養老護理員等職業的一個社會化職業技能鑒定點。學校會組織當年畢業的學生考證。目前,學生們正在準備參加將於5月進行的中級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鑒定。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民生福祉學院教研室主任屈冠銀指出,目前一線養老護理員還面臨很多現實問題,表現在:社會地位低、專業化程度低、收入待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職業發展存在瓶頸等。據瞭解,有大學學曆的一線養老護理員可能有一多半會轉行,除非能在原單位升職做管理崗,或者轉為銷售崗。

    屈冠銀認為,要解決養老行業人才匱乏問題,除了推出涉老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寬職業通道外,還需要從人才供給源頭入手,解決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招生難的問題。比如,在本科增設養老類專業、減免學費等。另外,還需製定並落實系統性激勵措施,如入職補貼、工作年限補貼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0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