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集團股份利潤下滑背後,從上到下的「衝刺」轉型

東風集團股份最近發佈了2023年財報。雖然企業銷量、營收、毛利均有同比增長,但其淨利潤迎來十年首次虧損。2023年,東風集團股份年銷售收入993.15億元,同比增長7.1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39.96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02.65億元。

嵐圖FREE 圖/企業官網嵐圖FREE 圖/企業官網

根據東風汽車方面向貝殼財經記者回應,公司由盈利轉虧損背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合資非豪華乘用車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影響,公司合資業務銷量下降、利潤下滑;二是公司加速新能源轉型升級,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研發、品牌及渠道建設等投入力度。

對於東風汽車來說,這家老牌央企,正在風雨交加的十字路口,尋找著最合適的方向。

10年來利潤首次為負,日產等合資表現不佳、新能源智能技術投入加大

東風集團股份淨利潤 製圖/白昊天東風集團股份淨利潤 製圖/白昊天

貝殼財經記者整理了近十年東風集團股份的淨利潤,在十年時間里,即便是武漢封城期間,東風汽車都保持了較好的利潤額,只有2023年出現了淨利潤的虧損。

究其原因,是因為東風汽車合資銷量下滑轉型壓力加大,企業的利潤奶牛呈現疲態。同時,東風公司在嘗試積極轉型向新能源智能化賽道,而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東風風神浩瀚 圖/企業官網東風風神浩瀚 圖/企業官網

數據上看,東風汽車銷量也在下滑。2023年東風汽車銷量208.82萬輛,同比下降15.3%。官方稱,合資品牌乘用車市場的生存空間遇到了大幅擠壓,市佔率持續下降。為此,東風汽車旗下的合資業務採用了「靈活的商務政策及價葛斯略」。

2023年東風汽車旗下品牌進行了多輪促銷,部分品牌產品綜合補貼後價格下降10萬元。即便做出了很多應對策略,但合資品牌的下滑趨勢仍然存在。2023年,東風汽車合資業務銷量139.74萬輛,同比下滑15.6%。

東風集團股份毛利 製圖/白昊天東風集團股份毛利 製圖/白昊天

通過近10年東風集團股份的毛利可以看到,自2022年開始,企業毛利出現了衰退。此前企業的半年毛利可以達到80億元,但是從2022年開始,其全年毛利還不到100億元。其中「賺錢」的業務利潤很有可能正在逐步下滑。

東風集團股份銷售淨利率與毛利率 製圖/白昊天
東風集團股份銷售淨利率與毛利率 製圖/白昊天東風集團股份銷售淨利率與毛利率 製圖/白昊天

另一方面,企業的銷售毛利率也持續走低,3年來從高點的14.7%下滑到了9.8%。雖然高於廣汽集團的約4%,但是下滑趨勢較為明顯。

如果東風集團股份可以披露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變化,或許波動表現與內中緣由會更為清晰。

市場上,合資品牌的衰弱正在加劇,曾經加價2萬的雷克薩斯ES降價2萬元,曾經20萬元售價的索納塔綜合優惠到了12萬元。

對於東風汽車來說,合資只能嘗試轉型。而自主品牌必須「崛起」。

加大投入推自主崛起,多品牌序列基本完成

2023年雖然投入很大,但東風汽車的品牌產品序列「大局已定」。目前東風汽車旗下自主品牌分別是東風乘用車(下轄東風風神、東風納米和東風奕派)、東風嵐圖、猛士科技。

猛士917 圖/企業官網猛士917 圖/企業官網

東風乘用車聚焦主流市場,東風嵐圖品牌調性和與定位更高,聚焦20萬元+的市場,猛士科技則將聚焦高端豪華新能源硬派越野市場。

產品線上,2023年東風汽車完成了小型車、緊湊級、中型車市場的多款產品佈局,不完全統計達10款新車。多品牌多車型的迅速上新必然導致相關研發、運營與生產製造的成本上升。

東風集團股份研發費用 製圖/白昊天東風集團股份研發費用 製圖/白昊天

研發費用上,東風集團股份在近年來持續加大投入,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企業研發費用相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1.77億元。

與此同時,得益於長期不懈的品牌建設與品牌運營,2023年東風集團股份實現34.8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其中嵐圖品牌實現5萬輛銷量目標,同比增長159.1%,成交價超25萬元;猛士科技高端產品917累計銷量破千輛,單車成交價超70萬元;出海方面,易捷特銷售新車7.5萬輛。

東風集團股份總營業收入 製圖/白昊天東風集團股份總營業收入 製圖/白昊天

近三年來,企業的營業收入仍比較穩定,並未出現斷崖式下滑,基本盤相對穩健。

對於東風汽車來說,短期內迅速完成品牌產品的初步佈局展現了其行動力。但如何可持續地推動相關子品牌加速銷量提升,加速品牌傳播,加速渠道服務建設,都仍然需要時間與投入。

積極出手傳播,東風嘗試「翻新」起航

已經退休的前東風研發總院院長談民強曾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東風雖然做了很多,但是不會宣傳。很多技術其實早已研發完畢,但是沒有充分地向市場進行傳播。

在近期,這家車企開始更加積極地向外傳播信號,一些高管釋放的內容也更加激烈。

eπ007 圖/企業官網eπ007 圖/企業官網

舉例來看,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昊就在對話媒體人時表示了奕派品牌的新車並不比小米差,甚至更好。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崢在最新的技術發佈會上表示,「東風馬赫電混PHREV將中國混動技術帶入全新一代」,同期,東風研究總院院長楊彥鼎也宣稱「東風混動專用發動機比遙遙領先還要遙遙領先」。

這些相對激進的發言,是東風汽車高管們此前很少出面表達的。從傳播的角度看,東風汽車也在嘗試做出更多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兩會期間,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將對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三家汽車央企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

這或許也給了東風汽車奮力一搏的底氣。正如尤崢所說,基於55年造車積澱、龐大技術儲備庫,以及5900萬用戶,在新能源上半場,東風已經完成品牌、平台及關鍵技術佈局。

接下來東風汽車如何重新起航,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徐雨婷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