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完成任務,四大焦點關注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

4月10日,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全體考察隊員安全順利返回國內。此次考察是在我國極地考察40週年之際開展的一次重要考察。

在當天自然資源部組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郭利偉介紹,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龍」「雪龍2」與「天惠」輪三船保障實施。考察隊於2023年11月1日從國內出發,曆時5個多月,總航程8.1萬餘海里,在時間緊、任務重、惡劣環境頻發的情況下,圓滿完成各項考察任務,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4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東青島。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4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東青島。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焦點1

秦嶺站建設是本次考察的重點工作,曆時52天建成開站

發佈會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主任劉順林介紹,秦嶺站主體建築的建設為本次考察的重點工作,主要包括主體建築鋼結構、功能模塊和外圍護系統的建設,建設物資總量約9500噸。相關人員組織、機械配置、遠洋運輸、現場實施等方面均圍繞建設目標開展,並提前針對南極現場特殊的海冰、氣候、工程機械、作業窗口期等實際情況編製工程總體實施方案,指導現場工作。

劉順林稱,在南極現場派駐了1名副領隊負責總體協調和現場指揮、1名隊長負責具體建設實施、1名專職工程管理人員負責工程管理,同時配有後勤保障人員保障現場日常生活與工程機械;項目設計單位派遣2名設計師提供考察站主體建築施工的駐場設計配合工作;項目監理單位派遣2名專業監理工程師駐現場進行建設全過程監督工作;項目總承包單位派遣84名隊員執行施工任務。

考察隊主動克服極晝、狂風、大雪、強紫外線輻射等極端自然環境的挑戰。曆時52天,秦嶺站於2024年2月7日建成並宣佈開站。此外,同步安裝相應樓層隱蔽部位排水管道、采暖管道、通風管道,並進行隱蔽驗收檢查。完成直升機停機坪建設,站區路基整修以及氣象站安裝等配套工作。

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後我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考察站,同時也是我國在南極的第五個考察站。該站的建成將為評估南極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基礎支撐,為瞭解路斯海區域自然特徵提供重要保障,為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發揮重要作用,為造福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三船於2023年11月1日從上海出發,曆時161天,總航程8.1萬餘海里。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三船於2023年11月1日從上海出發,曆時161天,總航程8.1萬餘海里。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焦點2

首次布放國產生態潛標,多個自主研發設備在南極開展應用測試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都取得了哪些亮點成果?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領隊張北辰告訴記者,本航次考察隊順利完成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秦嶺站的站基度夏調查監測任務。

本次考察在南極宇航員海、阿蒙森海、南極半島鄰近海域、普里茲灣、路斯海進行大洋調查及科學研究,通過開展營養級結構調查,為探究目標海域關鍵物種的基礎食物源及其營養結構關係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我們還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國產生態潛標。逐步構建潛標陣列,通過長期錨系潛標觀測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與環流等基礎環境變化對全球大洋物質循環、海-氣-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響。」張北辰說。

國內自主研發的近紅外望遠鏡、可移動太赫茲望遠鏡系統、南極無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統、「雪豹」2極地特種載具、無人智能載具等多種自主創新技術儀器裝備也在南極現場開展了應用和測試,提高了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的基礎水平。

據瞭解,本次考察期間,通過船、站運行保障支撐合計完成38個高校、科研院所承擔的國家「五大類」科研項目,數量較上一年度提升52%。研究內容涉及極地海洋、極地生物圈、極地土壤與岩石圈、極地冰凍圈、極地觀測探測等。

少先隊員向考察隊員代表獻花。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少先隊員向考察隊員代表獻花。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攝

焦點3 

鑽穿545米厚冰層及冰岩夾層,獲取寶貴的0.48米基岩樣本

本次考察期間主要在科學合作、境外開放交流、國際救援等方面強化國際合作交流。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副領隊謝健介紹,在國際南極科學前沿領域合作研究上,本次考察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質兩個重大國際合作科考項目,成功鑽穿了545米厚的冰層及冰岩夾層,獲取了連續的冰芯樣品,並且繼續向下成功鑽取了寶貴的0.48米基岩樣本,為探究該區域南極冰蓋接地帶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填補了關鍵數據空白,支持冰蓋物質平衡的精確評估和不穩定性研究。

同時,考察隊與挪威、澳州等多國合作開展SCAR RINGS恩打比地調查任務。科學飛行長度約7200公里,時長約28小時,所得數據填補了東南極沿岸冰下地形關鍵數據空白區,科學意義重大。並與澳州、美國、英國、智利、南韓等國開展了後勤保障國際合作。

「充分發揮我國極地考察平台對外交流窗口作用,長城站、中山站、秦嶺站與澳州、俄羅斯、比利時、日本、南韓、意大利等考察站開展全方位友好交流。」謝健說,他們在新西蘭克迪勤懷斯特徹奇市舉行了公眾開放日活動,在南極考察、學術研究以及後勤物流保障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增進與各國科學家的瞭解和交流,努力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新的貢獻。

此外,航渡期間,考察隊還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按照國際海事法規果斷採取相關救援措施,歷經33個小時,成功將遇險船隻和4名隨船人員運送至巴布亞新幾內亞鄰近海域並移交給當地接應船隻,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讚許。

焦點4

踐行「綠色考察」理念,施工垃圾被集中運回國內處理

據張北辰介紹,極地考察過程中自覺踐行「綠色考察」理念,嚴格遵守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相關要求,集約化管理建築材料,減少對南極現場的擾動,減少臨時設施和現場施工人員數量和活動範圍,達到綠色環保建站目的。

2月7日,位於路斯海恩克斯堡島的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自然資源部供圖2月7日,位於路斯海恩克斯堡島的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自然資源部供圖

秦嶺站的建材上主要採用鋼結構、一體化牆板、實木等環保型建築材料,具備易安裝、易清理、對南極自然環境影響小的特性,同時考察站達到使用年限後可回收再利用。

秦嶺站現場建造主要採用裝配式建設方式,所有建築設施均在國內完成加工定製,現場只需按要求安裝包括鋼結構、建築模塊及模塊內裝等,較傳統建築減少了大量現場加工量和濕作業,整體建築具有高度集成化、質量可靠、施工迅速快等特點。張北辰表示,建設物資全部採用集裝箱或鋼框箱打包運輸,大大減少了零散包裝材料的使用和對現場環境的影響,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如金屬、木材、板材、塑料等垃圾均及時清理並分類儲存到指定的集裝箱內,施工任務結束後集中運回國內統一處理。

此外,秦嶺站採用多能互補微網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相結合的能源系統,優先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系統設置智能微網監控及能量管理平台,用於各種電源的啟停控制和蓄電池的充放電控制,實現綠色能源環保運行。根據功能分區的使用特點,建築內部越冬、度夏區域實行獨立能源供應,度夏宿舍及海洋實驗室在冬季僅維持值班溫度,降低能源消耗,最大程度減少碳排放量,實現智能運維管理。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