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技術合約成交增長28.6%,推動更多科研成果「下書架上貨架」

來源:人民日報

安徽科技大市場迎來「開門紅」,今年1月實現技術合約簽約總額約17.98億元,科技大集、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等在這裏蓬勃興起。

開年以來,廣東東莞技術交易蓬勃活躍,截至2月底,技術合約登記達156份,合約成交總額約2.2億元,同比數別增長67%和68%。

技術合約,是衡量科技產出情況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2023年我國技術合約成交額增長28.6%,共簽訂技術合約95萬項,技術合約成交金額61476億元。這意味著去年平均每天簽訂了超過168億元的技術合約,折射出創新中國持續提升的內驅動力。

從數據上看,1984年我國開始登記技術合約時,年成交額只有7億元。到2016年,技術合約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2019年首次突破2萬億元,再到如今一年成交額超過6萬億元,相當於37年增長了8700多倍,體現出我國科技成果量質齊升,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特徵更加凸顯。

2013年,華中科技大學一項繪製「大腦地圖」的專利包以1000萬元成功掛牌轉讓,創造了當時國內「標底最大、個人及團隊的分配比例最高」兩項紀錄。10年後的2023年10月,一份基於「免疫年齡診斷試劑盒」相關專利的技術轉讓合約在上海技術交易所成交,總金額高達6億元。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技術合約交易額快速攀升,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大單」頻頻出現。

技術合約成交額快速增長,得益於我國科技創新不斷走向深入,很多技術成果研發階段就面向經濟主戰場,有效解決產業關鍵需求,「成色」足、價值高、潛力大,自然在市場上「叫得響」。

比如,在近年來成交的技術合約中,來自電子信息、先進製造等「硬科技」領域佔比較大,新能源等領域增長較快。此外,很多技術合約又涉及大量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屬於「知識產權密集型」,這些都是技術合約自身「重要性」提升的表現。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技術市場已成為調整科技資源配置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橋樑和橋樑。不妨看幾個例子——

中山大學研發的創新藥物紅珠膠囊落地廣東化州,讓遍野的橘紅樹煥發新活力,傳統中藥材成長為現代化產業;東華大學王華平團隊研發的「高品質熔體直紡PBT聚酯纖維成套技術」,在無錫落地為萬噸級產能的面料生產線;青島科技大學與濟寧億聯化工有限公司「牽手」,「間苯二酚、對甲基苯酚、對甲苯磺酸」三項生產工藝包投產運營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424噸……這些技術成果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不斷湧現,成為點燃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火花」。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技術的需求強烈,推動科技進步,必須實現技術要素順暢流通和高效轉化,讓創新鏈與產業鏈「相望、相融又相見」。

釋放技術市場的潛能,我國著力推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體系建設,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從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到製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一系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改革措施,解了企業技術上的「渴」,也讓科研人員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創新的紅利,推動更多科技成果「下書架上貨架」。

還要看到,我國技術市場仍有較大發展潛力。特別是高校院所仍有大量「沉睡」的科研成果,而很多企業缺乏可用的新技術,這其中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關鍵是要進一步通過暢通供需對接、完善配套服務等措施,來優化技術要素市場,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

「如果說,長期穩中向好的經濟是技術交易攀升的基石,不斷優化的創新環境則是外在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孫福全說。促進產學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健全了,機制順暢了,體系完善了,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就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