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觀京津冀 新質鑄輝煌】為什麼天津也有「中關村」?

中新網天津4月1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從曾經擁有「海龍」「鼎好」「e世界」等電子城的電子一條街,到誕生了京東、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創新之地,再到如今覆蓋北京各區的「一區十六園」……

一直以來,提到「中關村」,人們似乎都會首先想到北京。而在天津市寶坻區,也有一個引人關注的「中關村」,這就是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為什麼天津也有「中關村」?故事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 攝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 攝

早在2012年,彼時是農業大區的天津市寶坻區,就開始了和北京中關村的接觸,希望能夠通過和北京中關村的合作,向工業大區、科技大區邁進。

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下,中關村發展集團也希望能夠推進對外合作區域業務,對外導入中關村的理念、技術和創新要素,構建類中關村的產業生態系統。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2013年11月,北京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寶坻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共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2017年,科技城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

據介紹,科技城總規劃面積約14.5平方公里,整體開發建設週期15年,整體運營週期30年。在整體運營週期內,預計總投資額約1100億元,創造稅收約1600億元,吸引常住人口8萬人,提供就業崗位約12萬個,聚集大量高端產業及高精端人才。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沙盤模型。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 攝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沙盤模型。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 攝

科技城建設六年多來,截至目前,科技城累計註冊經營主體超1500家,20個產業用地型項目已建成投產,初步形成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四大產業集群。同時,科技城已培育25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雛鷹企業、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種子企業、2家瞪羚企業。

在天津市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王浩看來,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這些年來的發展,要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指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地利」指的是寶坻區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和交通優勢。其中,2022年12月,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寶坻站、寶坻南站開通運營。「人和」則指的是寶坻區和北京中關村建立的良好的合作機制。

「我們不是簡單地把企業從北京遷移過來,這樣可能是北京的損失,天津的獲得。我們是一個魚塘,希望能通過我們的滋養,讓魚塘里的魚不斷地長大,最終讓京津雙方都能從中獲益。」王浩說。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受訪者供圖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受訪者供圖

同時,在管理方面,科技城建立了「高層聯席會—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天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的三層管理架構,健全完善了科技城重大事項的議事規則及溝通機制。

此外,王浩介紹,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將自己定義為「中關村新地址」,以及「年青人科技城」。為此,科技城著力打造了金融超市、人力資源、科技成果轉化等十大服務平台,並不斷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其中,南開中學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學校正在進入加速建設階段。

「過去這片土地是六個村莊和一片農田,如今這裏已經從一片阡陌村莊,變成了初具規模、具有很強活力的科技新城。」

王浩感慨,他在寶坻的這十幾年,親自見證和參與了科技城的開發建設,也見證了寶坻區滄海桑田的的巨大變化,如今的寶坻區正變得越來越有溫度。(完)

【編輯:葉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