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向「碳中和」?2024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給出這些答案
以「聚焦國際ESG可持續,「碳」索數智變革之路」 為主題的2024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昨天在上海舉行,現場專家、學者、嘉賓們們圍繞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李其林表示,實現碳中和不僅是全球的共識,更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最重大的議題之一。近年來,雙碳目標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進入新徵程,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正在加速推進,綠色化、低碳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在這一大潮中,生態環境產業作為綠色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和升級。「然而,我們也清醒的看到,轉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生態環保仍處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減汙、降碳、擴綠、增長的任務依然十分嚴峻,」他說,因此,希望通過此次大會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彙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積極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院長、能源發展研究院院長、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在主旨演講中提到,新質生產力從內涵來講是兩個重要的轉型,一個是數字化轉型,另一個就是綠色低碳轉型。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助力我們雙碳目標的實現。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綠色經濟責任教授諸大建則深刻闡述了ESG的意義,「中國現在從高速度增長走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落在企業裡面有什麼抓手?ESG就是企業從做大到做強的表現。」他說。
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表示,中國碳市場可能會有幾個轉向:促進嚴格的立法,促進市場的稀缺性;嚴謹的量化促進市場的科學性;嚴肅的定價,促進市場的流動性等等。中國作為最大的碳排放國家,最大的新能源體系國家,中國碳市場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定會大有可為。
從企業角度出發,西門子集團Xcelerator中國區總經理秦成、威立雅中國區公司事務及戰略總監張嘯渤、遠景科技集團零碳業務拓展總經理邢戈等嘉賓也圍繞自身企業發展提出了企業綠色低碳的可探索路徑。
文:張天弛
編輯:商慧
責任編輯:唐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