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我們和青年一起在閱讀中成長

    1962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4版刊登了作家柳青答讀者的相關報導。資料圖片    1962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4版刊登了作家柳青答讀者的相關報導。資料圖片

    1951年5月1日,《中國青年報》創刊後的第二期,刊登了一則題為《請作家、批評家們指導青年讀書》的報導。報導說,北京市青年服務部圖書館向青年推薦小說《新兒女英雄傳》,組織了中學、大學和部隊、機關的500多名青年閱讀、討論過這本書。「廣大的青年群眾都在如饑似渴地讀書,但是缺乏人指導,需要人幫助」,由此呼籲文藝工作者更多地關心、幫助青年,主動參加指導青年們的讀書工作。

    指導青年讀書,是服務青年成長的重要內容,是《中國青年報》從創刊之始就明確提出的自我要求和發出的社會呼籲。70多年來,閱讀貫穿青年生活,不僅僅是《中國青年報》作為一家媒體的重要報導領域,更成為中國青年報文化的靈魂所在。

70多年來,為全民閱讀「修路搭橋」

    1962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在「作家與讀者」專欄中刊登了一篇報導,是著名作家柳青回覆《創業史》讀者的兩封信。

    柳青曾參與《中國青年報》的創辦工作,並在1951年任《中國青年報》文藝副刊副主編,培養了一批青年作者。1952年,他從北京回到陝西,擔任長安縣縣委副書記,沒多久又辭去職務,定居長安縣皇甫村,潛心創作《創業史》,一待就是14年。

    翻看已經泛黃的舊報紙,柳青的複信在字裡行間十分親切,毫無「大作家」的架子。他將讀者的名字列在最前,「廣西南寧市第五中學丁潤南同誌、北京張自忠路一號步黎同誌、河南洛陽師專曹天昭同誌……」從柳青認認真真梳理的幾十個名字中可以看出,讀者來自各行各業。這些60多年前的青年讀了《創業史》第一部後,對書中一些細節提出意見,並且熱烈期待第二部的誕生。

    從讀者與作家坦誠而熱烈的互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老作家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以及青年勤於思考、敢於思考的朝氣。全民閱讀的可能性,是在作者和讀者的雙向奔赴中實現的。書山若有路,《中國青年報》願做其中一條,為溝通雙方修路搭橋、開闢通途。

    70多年來,《中國青年報》無論專刊專欄還是深度報導,貫穿青年文化的方方面面,「閱讀」如春雨潤物,延綿不絕,無聲、有力。

    2018年12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中國青年作家報》創辦,以「點燃青年創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學素養,堅定青年文化自信」為辦報宗旨,進一步推動青年創作者與著名作家互動成長平台和傳播平台的建設。

    今天的《中國青年報》閱讀版,更是最直接的「閱讀陣地」,以敏銳的姿態、獨特的視角、深度的思考,關注年青人的閱讀需求,保持與青年的密切聯繫,深入對作家的文化理解。

大寫的「書」陳列在廣闊大地上

    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

    讀有形的書,也要讀無形的書。《中國青年報》在2020年9月1日刊登了一篇長文《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時值開學日,王陽明的人生課穿越500年時光而來。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但他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苦有樂、有徬徨有挫折的普通人。他知行合一致良知,最終成就一番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事業。

    王陽明的故事就是一本鮮活的「書」,對於新時代青少年有很多教育啟迪意義。寫古人的人生,是為了今人的成長。同時,我們也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多大寫的「書」陳列在廣闊大地上,展卷待「讀」。

    在深度報導《耕讀傳家:中華宰相村的家族密碼》中,我們抵達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據記載,裴氏在歷史上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正史立傳與載列者有600餘人、七品以上官員3000餘人。在這個村莊,我們讀懂「耕讀」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生生不息的物質與精神密碼。

    書院是古人讀書的地方。國學版開設「中國書院」專欄,特派記者深入現實與歷史,走訪古代書院今何在,重拾綿延1000多年的書院文化。嶽麓書院的千年絃歌不絕,白鹿洞書院的起落沉浮,石鼓書院的愛蓮少年……書院仍在那裡,文脈不絕。

    也許,閱讀的意義也在於此:讀作者的書,我們能改變的是自己;讀回溯歷史的書,我們要理解的是從何處來、到哪裡去的漫漫征程;讀反思現實的書,我們會更有開創新的現實的智慧與勇氣。

閱讀與時代同頻共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進程中的偉大創造。文章合為時而著,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道路上,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閱讀都是最直觀的載體。

    著名作家劉心武至今唸唸不忘,1962年,不到20歲的他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賞梅迎春》一文。他不認識報社任何人,自發投稿,被編輯一眼選中,發在副刊頭條。著名作家梁曉聲曾多次接受本報專訪,他說,作家永遠寫的是「他者」,於是也就成了時代的書記員。

    《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生動體現了所處時代的榜樣與信仰。1960年2月28日頭版頭條刊發的長篇通訊《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演繹了中國大地上的互助友愛精神;2018年3月26日刊發的90後記者的深度報導《「探界者」鍾揚》,展現了科研工作者的忘我奉獻精神。一代又一代的榜樣,從一代又一代的新聞工作者筆下,來到更多的讀者面前。他們身上的精神特質與時代文化的契合點,也在這一刻得到定格。

    今年1月,柳青的佚作《在曠野里》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這部未完成也從未發表的作品寫於1953年,那年,柳青37歲,正是一個作家的青年時期。他對新中國就像他在小說開頭寫的那列火車上的乘客一樣,無比熱愛、滿懷信心。

    今天的我們,和柳青一樣,不改初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