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古鎮吸引年青人回歸

    在江蘇常州焦溪古鎮新舊巷巷口處,71歲的徐鳳英經營著全鎮最大的飯店——瑞雲樓。2017年,徐鳳英翻建自家酒樓時,原想著拆掉舊屋重建成西式洋樓。當時正值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組組長邵誌強在焦溪指導古鎮保護修繕工作,得知此事後,他多次找徐鳳英談心,和她聊古鎮保護對於焦溪人和焦溪文化的重要性。徐鳳英是土生土長的焦溪人,最終還是被說服了。按照專家的建議,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她將飯店改擴建。

    4月21日,「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一行來到焦溪古鎮,邵誌強作為專家也在其中。走到新舊巷時,徐鳳英衝出來拉住邵誌強的手。邵誌強回憶,最初和徐鳳英談心時他曾開玩笑說:「你按我們的方案建,我們多來照顧你的生意。」現在來古鎮的遊客多了,徐鳳英的生意越來越好。當焦溪古鎮的文化氣質一點點透出來時,會有更多的人讀懂它。

    區別於「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江南水鄉,在位於長江南岸、三山環抱的焦溪古鎮,這裏的民居建築最大的特色是「黃石半牆」——居民們就地取材,幾乎所有沿街建築的牆體都用大塊的黃石壘砌。這也使焦溪具有「丘陵水系相間」的特點,成為江南水鄉古鎮中的獨特類型。

    2018年,焦溪古鎮作為常州市第二處世界遺產申報項目,正式參與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2019年,常州市政府邀請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對焦溪古鎮進行保護修繕工作,並招募當地居民參與其中。古鎮居民範燕華便是從那時起加入了修繕團隊。

    古鎮的保護修繕要下「繡花功夫」,範燕華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一開始我們跟隨東南大學團隊做了許多前期工作,從摸查古鎮肌理結構到古鎮房屋修繕調研,再到尋訪古鎮老人進行口述歷史整理,都做了詳細的記錄。」

    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如今,焦溪古鎮已完成承越故居等9處重點院落的修繕,南街、南下塘兩條歷史街巷風貌提升,修繕歷史建築50餘處。在加強保護修繕的同時,實施了老舜河、南溪小河、西街街河3條歷史河道與歷史橋樑的複建工程等。

    在古鎮上,沈蓉芬和她的先生經營著一家豆腐坊,這間豆腐坊歷經百年傳承,如今已是第七代。早前古鎮上年青人大量外流,沈蓉芬的兒子一直在外務工。修繕團隊來到古鎮後,對豆腐坊進行了修繕與重新規劃,整個院落變得乾淨清爽,遊客也多了起來。如今,他們的兒子返鄉接手豆腐坊,想要成為豆腐坊的第八代傳承人。

    「只修復古鎮建築是遠遠不夠的。」東南大學建築設計學院遺產院高級建築師章泉豐說,「我們修復的目的是活化古鎮。古鎮不僅是建築物,還有人、有社會環境、有文化,我們希望留住古鎮的煙火氣,吸引更多年青人返鄉。」

    東南大學團隊在帶來修繕方案的同時,還為焦溪古鎮帶來了「社區營造」的概念。如今,作為焦溪故事社區互助發展中心負責人,範燕華每天不僅在焦溪故事館組織誌願者進行古鎮人文歷史的調研工作,還進行社區營造,幫助年青人在古鎮推進創新創業項目。

    90後返鄉創業青年湯臻軼是第一個在社區營造團隊幫助下開辦古鎮新業態咖啡館的年青人。在外工作多年的他,看到古鎮開始修復,決心返鄉創業。結合古鎮特色,湯臻軼推出圍爐煮茶等飲品服務,通過社交媒體的宣傳,意外地很受遊客歡迎,最終「小滿咖啡館」順利開張。之後,古鎮上有了第二家、第三家新業態創業項目,音樂酒館、漢服體驗店、生態藝術商店……它們與古鎮文化氛圍契合的同時也推動了商業化發展。

    湯臻軼說,以前總想著闖蕩外面的世界,現在家鄉的發展讓他有了更大的底氣和信心,「我在家鄉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在這裏創造出更多可能性與價值」。

    今年春節期間,古鎮舉辦了為期5天的春節特色活動,有舞龍舞獅表演、古鎮居民自發組織的古鎮音樂會、漢服體驗日、錫劇戲曲表演以及古鎮詩社詩詞表演,為居民帶來豐富文化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一批批遊客。「古鎮保護修繕要重視文化工作。把文化做好了,把人留下來,商業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邵誌強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譚思靜 記者 王喆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