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鹽堿地今日新糧倉

隨著氣溫回升,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右中旗耐鹽堿水稻科研基地裡,水稻的育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科研人員將千餘份實驗稻種均勻播撒在秧盤中。

「基地從2019年開始籌建,面積從500多畝逐漸擴大到如今的1847畝,水稻產量連續五年突破500公斤,同時示範帶動周邊合作社種植2000畝。」基地負責人楊忠一邊查看整齊擺放的育秧盤一邊介紹說,「別看現在的水稻育秧工作熱火朝天,但在幾年前,這裏由於土壤鹽分太高,很多都是撂荒地。」

鹽堿地是土地頑瘴痼疾的「牛皮癬」,卻也是極具潛力的後備「新糧倉」。興安盟是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現有耕地2302萬畝,有鹽堿地等後備耕地10餘萬畝。2023年,興安盟生產了全國百分之一的糧食,產量達到135.6億斤。

依託豐富的水資源,發展水稻產業的托尼基鎮雙金嘎查萬畝稻田。依託豐富的水資源,發展水稻產業的托尼基鎮雙金嘎查萬畝稻田。

從白茫茫的鹽堿地到金燦燦的水稻田,自2018年引進袁隆平院士專家工作站以來,興安盟曆時6年打造出耐鹽堿地水稻試驗基地,形成了一套興安盟鹽堿地水稻栽培模式,走出了一條北疆鹽堿地生態治理的新「稻」路。

「通過幾年的土壤改良治理,這裏的鹽堿地也正逐漸變為良田。」當大地開始變得生機勃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技術專家裴又良又一次來到科右中旗的鹽堿地,開展科技攻堅行動。「我們在蒐集、篩選耐鹽堿水稻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創新選育出適宜當地生態環境的耐鹽堿水稻新品種,並建立與之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實現鹽堿地的高效利用,為鹽堿地種植水稻提供科技支撐。」裴又良說。

近年來,隨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試驗基地等高層次科研和產業化平台相繼落戶,興安盟農業科學技術集成轉化、水稻生產和耐鹽堿水稻研究水平進入全新高度。該盟先後實施了「北方寒地水稻及區域耐鹽堿水稻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等科研項目,培育出興粳6號、興粳17號耐鹽堿品種2個,篩選出興隆41、興隆261等耐鹽堿新品系20餘份,累計推廣新品種、新品系、新技術13項,推廣面積近60萬畝,幫助7.5萬名稻農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耐鹽堿水稻。耐鹽堿水稻。

在科右中旗耐鹽堿水稻科研基地育秧大棚里,幾位農牧民正在科研人員的指導下忙碌,巴彥淖爾蘇木巴彥塔拉嘎查的額爾敦就在其中。「我在科研基地幹活有5年了,家裡活不耽誤,在基地裡一年還能掙4萬多塊錢。」額爾敦說,自從種植水稻後,周圍的生態環境改變了,風沙小了,鳥也多了。

「基地裡插秧、耙地、收割等農活都需要僱傭工人,帶動了不少周邊農牧民就業。」楊忠說,每年在基地幹活的農牧民有200餘人,基地工作人員還會為周邊農牧民提供技術支持,幫助農牧民改良鹽堿農田,實現增收。

4月14日,蒙東黑土地保護研究中心、蒙東鹽堿地治理研究中心在興安盟正式落成運行,標誌著該盟將圍繞系統解決黑土耕地土壤侵蝕、地力退化、鹽堿化和高效利用不夠等課題,深入開展科研攻關,加快探索形成不同生態區域黑土地有效保護利用、鹽堿地綜合治理的技術路徑。

「我們要充分考慮鹽堿地的特殊性,以種適土、以土適種,結合黑土地保護、防沙治沙工程等,綜合開展鹽堿地改良利用,實現多個生態系統的協同修復,在興安盟科右中旗開展相關的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務委員、科研處處長李祿軍說。

眼下,興安盟正因地製宜採取借「光」治堿、生物治堿等方式,探索運用風電光伏、「草光互補」和科學種植適生特色植物、飼料作物,對盟域內白顏色鹽堿地進行有效治理。同時,推進「水系連通」項目,結合水美鄉村建設,實現鹽堿地重點區域河湖庫連通,改變鹽堿形成環境,促進生態修復,通過糧經飼統籌,實現鹽堿地綜合高效利用。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高敏娜

製作:任鏡宇

圖片來源於草原全媒客戶端

編輯:賈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