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有7億噸糧食,夠14億中國人吃一年嗎?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14億人的大國,糧食安全警鍾長鳴,但我們究竟需要多少糧食?又能生產多少糧食?

近日發佈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4-2033)》顯示,202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有望達到7.04億噸,到2033年,有望達到7.66億噸,這麼多糧食,夠中國人吃嗎?

事實上,我國每年糧食消費總量超過8億噸,這意味著,即便是10年後的產量,依然不足以滿足消費需求,而消費需求,其實也在不斷增長。不斷增產的糧食和不斷增加的需求,在未來應該如何平衡?

山東德州,麥田迎來豐收。資料圖片山東德州,麥田迎來豐收。資料圖片

人均近半噸,都包含了什麼?

2023年,我國糧食生產總產量為6.95億噸,已經逼近7億噸,這意味著,人均糧食佔有量接近半噸,超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

然而,這近半噸的糧食,並非都是直接食用的口糧,而是包含了水稻、小麥兩大口糧,還有玉米、大麥等穀物,以及大豆、紅薯、馬鈴薯等薯類。

在我國糧食生產結構中,玉米是絕對的大宗作物,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許世衛介紹,我國全年糧食生產中,玉米產量佔41.5%,是最大宗的糧食作物;其次是水稻,佔比為29.7%;第三是小麥,佔比19.6%;大豆佔3%左右。

在播種面積上,也有類似的分佈,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6.5億畝以上,水稻4.3億畝左右,小麥3.5億畝左右。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將達到7.04億噸,這也是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預計超過7億噸,比2023年增加800多萬噸,這不是一個小數字,相當於一個山東菏澤市的全部產量。

800多萬噸的增產從何而來?許世衛介紹,預測主要基於面積、單產、技術、政策等因素,在播種面積上,2024年預計將穩定在17.8億畝以上,單產預計提升6公斤,主要是和技術推廣、品種改良、政策保障等因素有關,「比如通過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激勵種糧積極性。」

去年秋收以來,生產量最大的玉米價格一直較低,這是否會影響玉米未來的產量?許世衛認為,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價格政策激勵、土地流轉費成本有所降低等,今年玉米面積會增加,產量會有所增長。在價格方面,2024年玉米價格預測每公斤在2.25元到2.6元之間。

7億噸糧食,夠中國人吃嗎?

全年生產7億噸糧食,平均每人500公斤。以市場上常見的10斤裝大米袋子裝糧食算,每人每年有100袋大米,看起來,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但事實上,2023年,我國糧食總消費量為8.17億噸,超出生產量1億多噸。

糧食消費量遠超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這麼多糧食都去哪兒了?

其實,糧食消費,不只包括直接食用的口糧,還包括飼料用、工業加工用等許多去處。

事實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直接食用的糧食比例正在不斷降低,從全球各國的發展歷程看,社會越發達,人們直接吃的糧食就越少,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消費就越高。

許世衛介紹,2023年我國糧食消費結構中,直接食用的只佔36.6%,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點,在8.17億噸的總消費量中,佔2.99億噸,平均每人每年消費原糧212公斤。這212公斤,包括水稻、小麥、鮮食玉米、薯類、大豆製品、小雜糧等,也就是說,算上早晨喝的小米粥,人均一年總共消費212公斤,這個數據還是原糧的數據,原糧即未加工的自然糧,如未脫殼的稻穀,沒有磨成粉的小麥等。

在食用糧食中,水稻和小麥是絕對主力,這是它們被稱為兩大口糧的原因。許世衛介紹,我國人均每年消費的原糧中,水稻為111公斤,小麥為65公斤。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未來還會有小幅下降,預計10年後,人均水稻消費為109公斤,小麥為64公斤。

其它的糧食用在哪呢?飼料用糧是我國第二大糧食消費領域,全年消耗糧食2.44億噸,接近30%,如果算上糧食加工去掉的「米糠」「麩皮」等,則遠遠超過30%。它們製成飼料,進入畜牧業,最終變成了人們餐桌上的肉蛋奶等產品。

以豬肉為例,肉料比大約在1比3左右,也就是說,每吃1斤豬肉,相當於吃了3斤左右的糧食。2023年,全國生豬出欄超過7億頭,平均每人吃掉了半頭豬。

再如雞肉,市場上可以買到雞胸肉等分割雞肉產品,還有炸雞、雞肉腸等,主要來自於一種名為白羽肉雞的品種,它的飼料轉化比非常高,每1.4公斤到1.5公斤飼料,就可以生產1公斤雞肉。我國市場上,每年出欄50億羽白羽肉雞,佔所有雞肉的一半,而我國全年出欄的雞超過100億羽。

還有15%以上的糧食用於各種工業加工,加工成各種食物,比如薯片、各種豆製品等,加工成酒精、澱粉等。

龐大的需求,未來能自足嗎?

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我國是否有保障糧食安全的能力,未來能否實現糧食自給?在過去,有觀點認為,在全球化時代,通過全球貿易,可以保障糧食安全,而不必全部自給自足。

然而,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過度依靠貿易保障糧食供給並不現實。聯合國糧農組織2024年4月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穀物總產量預計為28.40億噸,其中全球穀物貿易量預計只有4.85億噸。這意味著,即便買光了全球市場上的糧食,也遠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

許世衛介紹,「2024年,我國糧食預計進口量為1.4億噸,這一數字,比上一年減少13%以上,2023年我國糧食進口量是1.63億噸。」

1.4億噸進口量,意味著我們買了全球市場上近三成的糧食,進口量不可謂不大,「一個值得注意的現像是,我國把大豆算作糧食,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大豆算入油料。」許世衛介紹,「而在我國糧食進口中,大豆佔絕大多數。」

模型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9172萬噸,玉米進口1700萬噸,而兩大口糧中的小麥為914萬噸,大米400萬噸。

在實際消費中,玉米主要為飼用,也就是做飼料,大豆則為油用和飼用兼有,主要用作壓榨,壓榨後的植物油做油料,豆粕做飼料。

那麼,未來我國糧食可以實現自給嗎?

這不太容易,許世衛介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糧食消費量的增長態勢依然強勁,這給糧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費增長中,同樣需要注意結構性變化,許世衛介紹,「在直接食用的糧食中,如兩大口糧,消費需求總體穩定,且會有小幅下降,一方面因為人口總量會有下降,一方面也和生活水平持續提升有關。」

需求的增長,主要來源於飼用和工業加工用,許世衛介紹,「生活水平持續提升,人們對肉蛋奶等產品的需求越高,對大豆這樣的壓榨原料需求就越高。」

隨著技術的進步,政策保障力度的加大,糧食生產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國農業展望報告》預計,203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可以達到7.66億噸,與2023年相比,增長7038萬噸,糧食自給率達到91%,和當前的85%相比,提升6個百分點。許世衛表示,「賸餘的進口部分,從目前看,儘管可能還會遭遇一些局部的問題,但總體可以獲得供給,畢竟,貿易本身,對貿易雙方都是有益的。」

遠慮和近憂,還有哪些難題?

不斷提高糧食自給率,是保障14億人糧食安全最重要的途徑。但要10年後年產7.66億噸糧食,還有許多難題待解。

我國耕地面積有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9億畝左右。如果包括一年兩熟或三熟地區的複種面積,播種面積約為21億畝左右,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17億畝左右。

「我國耕地面積已經接近極限,擴大的空間不多。」許世衛介紹,「未來要提高產量,提升單產是必由之路。」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將實施「單產提升行動」,我國糧食單產提升的潛力如何?

近年來,我國糧食單產屢創紀錄,但最高紀錄,並不是全國生產的水平,如我國小麥單產記錄超過800公斤,但全國平均只有385公斤,水稻單產記錄超過1300公斤,超級稻單產動輒超過1噸,但全國平均只有476公斤。許世衛介紹,「我國水稻和小麥單產,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和單產最高的國家相比,我們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看起來我們的畝產都很高了,但還是有提升的空間。」

許世衛介紹,根據預測,隨著技術進步,政策保障等因素的推動,10年後,我國小麥平均單產預計可以達到412公斤,水稻可以達到505公斤,「如果能實現,提升量還是很大的,但那時候,依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玉米、大豆等作物中,我國單產水平依然較低,如玉米,目前全國平均單產為435公斤,而美國達到700多公斤,我國大豆平均單產為133公斤左右,美國200多公斤。許世衛表示,「在未來,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單產提升都不能放鬆,玉米的提升空間是最大的,三大主糧之外,大豆也具有極大的提升潛力。」

但要真正實現單產提升的目標,仍有許多困難待解,許世衛表示,單產提升,科技是關鍵因素,但科技的力量如何發揮出來,考驗著未來的糧食安全。

「我國提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在技的層面,良種的培育,良法的研究、集成和推廣,都直接影響著單產的提升。在地的方面,擴大面積不太現實,主要是土地的改良,這也需要科技,土壤的肥力是否能夠達到高產的需求,是否可持續發展等,都需要進行更多技術攻關,並將技術進行更廣泛的推廣應用。」許世衛說。

對一定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飯」的農業來說,不斷加劇的全球氣候變化,將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許世衛說,「我國空間跨度大,地理氣候複雜,各種氣候災害、病蟲害一定是多發且頻發的,不發生是不可能的,少發生也是稀有的,因此必須要加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斷提升農業基礎建設的水平,比如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水利建設等,儘可能實現旱能澆、澇能排,更好應對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同時進一步加強病蟲害防控體系的建設,提高蟲口奪糧的能力。此外,還需要加強農業展望和預警能力,以期更早發現風險,更早進行預防。」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