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深海利刃」

    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出海執行任務。曾主東/攝
    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出海執行任務。曾主東/攝    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出海執行任務。曾主東/攝

    仲春時節,南海某軍港,濛濛霧靄籠罩下,一艘艘「黑鯨」靜臥海面。

    碼頭上,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官兵,正緊張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一邊對剛剛巡航歸來的潛艇保養維護,一邊為即將出征的潛艇裝載物資。

    伴隨著刺耳的警報聲,某艇員隊立刻轉入戰鬥狀態,潛艇在短時間內迅速出動,「消失」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

    艇隊官兵依託體系信息引導,協同作戰,成功突破「敵」多重反潛力量封鎖,在對手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悄然抵近,發起數次模擬攻擊,完成既定目標,有效驗證了一系列新的戰法訓法。

    「對於我們這個駐地艱苦偏僻、裝備型號相對老舊的單位來說,這樣的成績在多年以前是不敢想像的。」支隊領導介紹,近年來,黨委一班人深入推進政治整訓,以黨的建設引領全面建設,聚焦備戰打仗、強化政治淬煉,官兵圓滿完成多項戰訓任務,順利攻關一系列重大課題,出海頻次較以往增長3倍,逐步成長為一支捍衛藍色國土的「深海利刃」。

「我以自己是一名潛艇兵而自豪」

    柴油機技師劉代華所在的這艘潛艇,屬於支隊的老舊型號。相比而言,它的關注度不如其它新裝備。

    但是,每當劉代華提起這個與自己同一年服役的「戰友」,嘴角總是忍不住上揚。這些年來,他們艇員隊取得的榮譽,是整個支隊最多的,大大小小的獎牌、獎盃、錦旗,擺滿整個艇員隊榮譽室。

    8年前,懷著對潛艇部隊的憧憬,何忠俊參軍入伍來到艇上,本以為可以威風凜凜地馳騁大洋、建功立業,卻沒想到自己的崗位「如此狼狽」。

    「這個兵當得太累太枯燥,還不如在家裡干汽修。」被分配到柴油機專業的何忠俊,整日與高溫、高濕、高噪音為伴,鑽柴油機艙時經常被蹭得滿身油汙,稍有不慎就可能磕碰、燙傷。那時的他度日如年,只想兩年服役期滿趕緊走人。

    但他發現,艇上的老兵對裝備維護的要求幾近苛刻,把艙內零部件保養得「銅發光、鐵發亮」。一次,何忠俊終於累得幹不動了,發起了牢騷:「這條老潛艇有必要認真保養嗎?即使有任務也輪不到咱們。」

    「潛艇的每一個戰位都影響全局、關乎生死,關鍵時刻,一顆螺釘都有可能影響行動的勝負。」劉代華回答說,「如果任務來臨咱們打不了勝仗,這個兵就白當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在支隊看不到方向,覺得裝備老、任務少,一些官兵盼著退休或者交流到別的單位工作,劉代華看在眼裡,卻依然選擇與戰友們堅守戰位。

    「推進政治整訓,必須激勵擔當作為,把留人、選人、用人機制進一步完善。」那年,支隊黨委經過研究,決定主動找任務、擔責任,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大幅增加各艇參加任務的頻次,立足現有裝備研戰謀戰。

    「戰鬥力並不只是取決於裝備的好壞,更取決於使用裝備的人。」劉代華所在的艇員隊脫穎而出,用著手中的老舊裝備,圓滿完成了多次全訓、遠航、比武任務,大批官兵選擇繼續留隊。

    不久,支隊出台《支隊人才建設三年規劃》,著力強化指揮員、參謀軍官、軍士人才等「六支隊伍」建設,突出打仗標準選幹部、配班子。

    「遠離城市喧囂,我們有更多時間學習思考;離開手機社交軟件,我們有了親密無間、生死相依的戰友……水下的生活並不枯燥,也另有一番樂趣。」今年年初,在支隊舉行的「藍鯨論壇」上,剛剛代表支隊在戰區比武中奪魁的柴油機兵何忠俊走上講台,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悟,他說:「我以自己是一名柴油機兵而驕傲,我以自己是一名潛艇兵而自豪!」

「你只管努力,其餘的事交給組織」

    一次晚點名,電工班長桑治蓓龍毫無徵兆地得知自己獲得了軍旅生涯的第二個三等功,感到十分驚訝。在他看來,電工專業在艇上並不顯眼,自己一年到頭除了完成本職工作,並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桑治蓓龍同誌在崗位上踏實認真工作,是保障我們潛艇戰鬥力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某艇員隊徐政委當眾宣讀的黨委決定,令在場官兵佩服、信服,人群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艇上的每一名官兵、每一個戰位,都是我們艇員隊黨委必須關注到的,不能讓他們白白付出汗水。」徐政委說,近年來,隨著政治整訓工作深入推進,各級黨委班子成員頻繁地出現在官兵身邊,大家明顯感到「支隊不一樣了」。

    過去,每逢有上級工作組進駐,舉報箱內就會被各式各樣的紙片塞滿,一封封舉報信,反映出官兵訴求無處表達、對黨組織缺乏信任。

    「黨的威信,大話吹不出來,官威嚇不出來,而要靠率先垂範、主動擔當的具體行動立起來。」新一屆黨委班子認為,深入推動政治整訓,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力破解難題,讓官兵有實實在在的歸屬感。

    支隊黨委委員介紹,他們主動認領棘手的「舊賬」,堅持「一人、一事、一策」,妥善解決滯留部隊多年的退休士兵和老職工問題;通過廣泛調研,科學推動碼頭疏濬、樓棟建設等15項歷史遺留工程結算;主動協調多方,積極開展停滯10餘年的安置住房建設……

    這幾年,支隊黨委逐項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損管樓、游泳池、醫療房等多項備戰急需、官兵急盼的建設項目落地,營區面貌煥然一新。

    黨委以身垂範之下,各級各部門工作理念、工作作風也隨之發生根本性轉變。機關強化服務基層意識,推行「首接首責」制度,設置「馬上就辦」辦公室,要求儘量做到讓部隊官兵「只跑一次」。

    「當時給家屬辦隨軍手續時,來來回回折騰了很多次。」一級軍士長章華鋒記得,此前他去辦理家屬隨軍手續時,不僅要填的表格多,還要去多個部門簽字蓋章。

    去年,他的小女兒到了入學年齡,通過支隊協調幫助,孩子上了駐地最好的學校。在這個過程中,他只需要把資料交給一個科室,後續工作由機關工作人員全程負責。章華鋒感慨:「機關工作的轉變,讓我們基層官兵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練兵備戰中。」

    現在,支隊官兵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只管努力,其餘的事交給組織。」

「出航就是出征、下潛就是戰鬥」

    「發現敵艦!戰鬥警報!」

    不久前,南海海域,正在開展訓練的該支隊某潛艇突然收到上級情況通報,開啟「由訓轉戰」模式,王艇長果斷指揮各戰位進入作戰狀態 ,他們沉著應對,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類似情況,對於官兵來說早已成為常態,他們時刻把支隊「出航就是出征、下潛就是戰鬥」這句口號銘記在心。

    近年來,為了抓好議戰議訓制度落實,提升練兵備戰效果,支隊黨委常委堅持沉到一線,摸實情、聽呼聲,支隊人人把戰鬥力建設放在心上,貢獻智慧力量。

    「按照既定流程實施,為何會出現差錯,是偶然還是有其他原因?」去年,支隊計劃組織某艇進行邊界條件下的實射魚雷任務前,聲抗技師範先權與戰友在模擬訓練室反復操練。成百上千次訓練中,一個魚雷發射後出現故障的情況引起他的注意。

    範先權越想越不對勁,便將情況向上級反映,立即引起黨委重視。他們與院校專家進行多次溝通後,最終確定事非偶然,隨後召集攻關小組集智研討,決定不再沿用原有模式,採取範先權提出的新操作模式。

    「1、2號發射管,放!」任務當天,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魚雷脫管而出,目標被精準命中,海面上騰起衝天的水柱。

    「跟演跟訓、學戰研戰是我們開展政治整訓的有利時機。」支隊黨委常委介紹,針對備戰積弊、工作慣性等方面問題,他們逐一檢視剖析,以建強打仗型黨委班子為目標,把戰鬥力標準牢固立起來。

    前不久,面對先進的水面艦艇編隊,某艇員隊通過高超的戰術戰法彌補裝備硬件不足,硬是靠人的操作和判斷,以老對新、以弱勝強,取得了「三戰三捷」的驕人戰績。幾乎同一時間,支隊另一艘潛艇在某項重大演訓任務中,用一流的軍事素養贏得任務指揮官的高度讚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通訊員 於金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