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特稿|在德國漢堡觸摸中國文化印痕

【原標題】在德國漢堡觸摸中國文化印痕

文/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自強 袁亨瑞

2023年,中國連續第八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也創下歷史新高。

漢堡港的繁榮是中德經貿合作的一個縮影。去年,中國以約220萬標準箱的運輸量再次成為漢堡港最大的貿易夥伴。

中德兩國的接觸和合作肇於何端,恐怕難以考證。但當1731年第一艘來自中國廣州的商船駛入漢堡港時,漢堡與中國的貿易史正式開啟。從1870年左右開始,在德國商船上工作的中國海員和水手定居在漢堡等德國港口城市,他們留下的痕跡至今清晰可見。

唯一存在過的唐人街

從漢堡火車站乘坐S1有軌電車,只需11分鐘便可到達繩索街站。出站沿街走不多久,就到了首飾街。這一帶位於聖保利區的中心,是德國乃至歐洲有名的娛樂場所。

100年前,這片區域曾是德國首個也是唯一存在過的唐人街。19世紀末,很多航運公司開始僱用亞非勞動力取代白人船員,其中包括中國人。他們大多來自廣東和浙江,因為吃苦耐勞,特別受僱主歡迎。日子久了,有些船員及其家屬因為疾病或生育,不能再隨船隊出發,就定居漢堡,逐漸聚集在首飾街。

這是唐人街原址上的一塊紀念牌,上面是德國歷史學家、華人史專家拉爾斯·阿曼達為唐人街撰寫的簡介。(王自強 攝)這是唐人街原址上的一塊紀念牌,上面是德國歷史學家、華人史專家拉爾斯·阿曼達為唐人街撰寫的簡介。(王自強 攝)

德國漢學家埃里希·居廷格在博士論文《德國華人史》中寫道,1890年有43人居住在漢堡,1910年有207人。到1921年時,首飾街已有2000多名華人居住,一時成為德國最大的華人社區。1929年,來自浙江寧波的老海員陳紀林在這裏成立了德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華人協會「水手館」。

除了做職業水手,絕大多數華人都以餐飲業和娛樂業為生,經營中餐館、酒吧、咖啡館和歌舞廳。雖然規模遠不比同時期的倫敦和洛杉磯唐人街,但結合中國飲食和西方娛樂的漢堡唐人街仍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受到當地人喜愛。

德國作家卻特·圖霍夫斯基在1927年的作品《午夜十二點半的繩索街》中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在中餐館里,全體員工邊唱邊跳,異口同聲,喧嘩震天。一個金髮小女孩有著錫製的喉嚨,聲音猶如孩子們吹的小號。拉美人、暹羅人和黑人都在那裡跳舞……」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中德合作的一個高峰。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雖在名義上統一全國,但日本野心日熾,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抬頭。國民政府急需現代軍備和國防工業自保,德國則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該局面促使兩國走向合作。但好景不長,隨著德國納粹上台以及日本對華挑起戰爭,中德合作的蜜月期結束了。

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政界中,老牌政治人物多採取親華態度,而新晉納粹黨高官則採取親日態度。納粹全面掌權後,親日派最終佔據上風。1936年,德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兩國結成共同反對蘇聯的軍事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中國向包括納粹德國在內的軸心國宣戰。

1944年5月13日,德國蓋世太保發動「中國人行動」,手持衝鋒槍的秩序警察封鎖了首飾街,以「通敵罪」抓捕了129名中國人。這些人在秘密警察監獄和強製勞動教育營遭受了長達數月的監禁和虐待,至少有17人因遭受迫害和強製勞動而死亡。聖保利區的唐人街自此被暴力剷除,漢堡乃至整個德國再沒有出現過成規模的唐人街。

這是13塊紀念受難華人的「絆腳石」。該藝術項目由德國藝術家根達·德姆尼希於1992年發起。(王自強 攝)這是13塊紀念受難華人的「絆腳石」。該藝術項目由德國藝術家根達·德姆尼希於1992年發起。(王自強 攝)

今天,在首飾街7號住宅樓前的地面上,鑲嵌著一塊刻有如下信息的黃銅板:「這裏曾住著吳立金(音),1885年生,1944年6月被囚禁於富爾斯比特監獄,受蓋世太保虐待,1944年11月23日去世。」這是德國藝術家根達·德姆尼希1992年發起的一個名叫「絆腳石」的藝術項目,如今遍佈歐洲各國,每塊「絆腳石」上都刻有曾居住於此,在納粹時期被謀殺、驅逐和逼迫自殺的受害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百米開外,在首飾街和山穀街交叉路口的唐人街原址上,豎著一塊紀念牌,上面是德國歷史學家、華人史專家拉爾斯·阿曼達為唐人街撰寫的簡介。紀念牌下,又有13塊紀念受難華人的「絆腳石」。當人們彎腰閱讀「絆腳石」上的文字時,也就完成了對受難者的一次鞠躬。

「香港旅店」續寫華人故事

首飾街附近有一條名為漢堡山的街道。在1938年前,這條街叫海涅街,以紀念銀行家和慈善家所羅門·海涅,之所以改名是為了抹除這位猶太人的痕跡。漢堡山中段有一家「香港旅店」,門臉很小,只有兩層,不到15間客房,一層是個小酒吧。

「您找瑪麗埃塔店長?她大前年就去世了,現在我接手了這家店。」這是記者和「香港旅店」現任店長薩沙一開始的對話。雖然旅店木門上仍釘著「店長瑪麗埃塔·索爾蒂」的銘牌,但顯然已成為過去式。

瑪麗埃塔·索爾蒂,中文名張雪芳,是中國廚師張添林的女兒。據張雪芳生前口述,1926年,19歲的張添林跟隨伯父從廣東來到漢堡,給伯父打下手;1938年,張添林開了一家「香港旅店」,後來和店裡一名波蘭服務員在一起,生下張雪芳。張雪芳的生母很快就隨新歡去了美國,張添林只好把一歲半的張雪芳送到赫特堡的朋友家寄養。

這讓張雪芳得以避過1944年的「中國人行動」,但留在漢堡的張添林未能倖免。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確認有148名華人在納粹德國的迫害中倖存。這些人絕大多數都選擇回中國,僅有30人決定留在德國,張添林是其中之一。他重開了這家旅店,在華人數量驟減的情況下,也經營得有聲有色。1983年,張添林去世,張雪芳繼承了這家店。

這是位於漢堡山中段的「香港旅店」(王自強 攝)這是位於漢堡山中段的「香港旅店」(王自強 攝)

起初,中德媒體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故事。2009年,康史丹茨應用技術大學的4名學生拍攝了紀錄片《異鄉》,從張氏父女的故事切入,講述漢堡唐人街的歷史。該片獲得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頒發的「2009/2010中迪高教年最佳影片」獎,並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館播放。記者就是從這部短片中得知「香港旅店」的故事。

時隔15年,這家旅店幾乎仍是紀錄片中的樣子:推開張添林親手打造的雙開木門,酒吧盡頭的一尊紅臉關公像正對門口。走近端詳,還能閱讀到釘在關公像後面牆上的早期菜單和營業執照。吧檯的牆上掛著張添林的黑白小幅照片,上方則是一幅大得多的孫中山相片;對面牆上又是張添林的兩張相片,分別身著唐裝和休閑西裝。

第三任店長薩沙曾在隔壁酒吧做保安,與張雪芳是20多年的老朋友。他說,這家旅店的歷史是漢堡歷史的一部分,所以他不會改變店面裝潢。作為土生土長的德國人,薩沙對中國的瞭解有限:他猜測孫中山是張添林的父親,也不知道關公是誰以及他在中華文化中象徵著什麼。在得到記者一一解釋後,薩沙顯得很感興趣。

實際上,據張雪芳口述,由於自幼與父親聚少離多,她本人沒有機會學會漢語。張添林的籍貫是寶安縣(包括今深圳、東莞、珠海和香港等區域),該縣曾一度改稱新安縣,1914年重新恢復舊名,但張雪芳不知道這個地方。20多歲時,她嫁給一名德國內航船伕,改了夫姓,並育有兩女。她說,父親終其一生都不是德國公民,去世時遵照了中國的繼承法。

在紀錄片中,「香港旅店」沒有招牌,只有一塊寫著「旅店入口」的牌子。張雪芳在紀錄片中說,父親原來有一塊寫著「香港」二字的霓虹燈招牌,她保存了很多年,但後來由於沒地方放,就把它失了,這讓她感到可惜,因為這是她和父親最後的聯繫。現在,旅店門口有了一塊新招牌,張雪芳提到的舊招牌也掛在吧檯角落里,但薩沙不清楚它是如何被找到的,這些細節恐怕再無人知曉了。

2017年,「香港旅店」在社交媒體「照片牆」上開了帳號。直至現在,凡是與張雪芳有關的內容,都能吸引百餘人點讚。薩沙說,張雪芳是個熱心的人,大家都喜歡她。這裏的酒吧曾是漢堡聖保利足球球會的一個聚會點,牆上她與很多球員的合照就是證明。他還說,張雪芳為很多人講述過自己的身世,他也要將旅店的故事繼續講下去。

漢堡豫園搭建交流平台

在張氏父女續寫漢堡華人故事的幾十年里,中國和德國也重新相向而行,越走越親近。

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實現「經濟奇蹟」,迫切需要開闢國外市場和改善國際地位,希望積極發展對華關係的呼聲越來越多。隨著中美關係大門的打開和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以及西德同蘇聯、東歐關係逐步正常化,中德雙方於1972年正式建交。

在此背景下,漢堡作為重要經貿樞紐,同中國的往來自然越來越多。1986年,上海和漢堡結為友好城市。2006年,為紀念兩市締結友好城市20週年,漢堡市劃撥漢堡大學附近約3400平方米的地塊用於建設豫園。2008年,這座按照上海豫園1比0.8比例建設的中國園林正式對公眾開放。

德國漢堡豫園一角(袁亨瑞 攝)德國漢堡豫園一角(袁亨瑞 攝)

漢堡與上海的這兩座「連心園」,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魅力,更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不同的文化在此交彙交融,讓全球都能更近地觸摸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記者在一個下雨的中午走進漢堡豫園。即使是工作日,豫園的餐廳里也沒有空桌。記者隨機採訪了兩桌客人:一桌是4名年輕的德國男性,他們都沒去過中國,但酷愛中餐,非常輕鬆地就報出水煮牛肉、梅菜扣肉和豉汁排骨等菜餚的中文名;另一桌是荷蘭學生琳恩,她曾在上海工作過4個月。這段經歷讓琳恩徹底喜歡上了那座城市:「上海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它的文化非常多元,有很多外國人住在那裡。上海有古老的建築,也有現代的印象。雖然中國人比較內斂,但中國文化是開放的。我將來一定會再回中國看看。」

漢堡豫園德方顧問華拿·魯斯博士更是對中國文化讚不絕口:「在文化方面,中德兩國當然都有非常成熟的文化。但如果要談文化遺產,我不得不說,中國的文化遺產是德國完全不曾擁有的。如果你問一個德國人4000年前發生了什麼,他會說‘我不知道’,因為當時這裏只有零星的部落;但如果你問一個中國人4000年前發生了什麼,他能準確地告訴你當時是哪個朝代。這種來自中國的悠久傳統文化讓我無比著迷。」

德國漢堡豫園德中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會長溫振宇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說,漢堡豫園是一個經濟文化交流平台,這幾年舉辦了幾百場與中德文化有關的活動。今年2月,中國駐漢堡總領事館、漢堡議會和他們一起在漢堡豫園舉辦元宵節燈籠活動,漢堡及周邊城市中小學師生及家長等400餘人暢遊豫園。

據溫振宇介紹,漢堡豫園還組建了一支民樂團。除了在一些中德人文交流場合或節日活動進行表演之外,民樂團還提供古箏、琵琶、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的課程。民樂團的老師大部分是在當地音樂學院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但80%的學員都是德國人。漢堡市政府今年也將在漢堡豫園舉辦「中國時間」活動,屆時會有一系列精彩文化節目上演。

2023年9月28日,德國漢堡豫園餐廳工作人員為顧客片烤鴨。(任鵬飛 攝)2023年9月28日,德國漢堡豫園餐廳工作人員為顧客片烤鴨。(任鵬飛 攝)

文化的相互吸引離不開經濟的相互依賴。對於中德關係的發展,德國科學和政治基金會研究員納迪娜·戈德赫特日前接受德國《時代》週報採訪時稱,德國經濟和中國經濟相互交織、錯綜複雜。她說:「我們在各個領域都需要更多中國知識。在我看來,任何認為我們對中國已經足夠瞭解的人都是錯的。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將對未來幾十年的國際政治以及下一個世界秩序產生決定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曾任漢堡市市長。4月15日,朔爾茨第三次訪問上海。朔爾茨表示,未來30年,全球人口規模可能突破百億,世界各國面對諸多挑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德中合作不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更涉及全球未來。在創新技術研發、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開發、貿易與投資等領域,德中需要進一步拓展合作。

刊於《參考消息》2024年4月25日第7版

編輯: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