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名為「援助」實為「自肥」,美國舉債援外為哪般?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對烏克蘭和以色列分別提供608億美元和260億美元的援助,並且還以所謂「印太安全」為名向亞太地區提供約80億美元的援助。自此,該法案已通過全部立法程序並正式生效。拜登在簽署之後表示,價值10億美元的初始武器供應將於數小時內運往烏克蘭。

烏克蘭危機已延宕兩年有餘且至今未有緩和跡象,新一輪巴以衝突正在螺旋升級的過程中不斷產生外溢效應。無數生命在戰火中隕落,一起起人道主義危機令人觸目驚心。常言道,「戰場上沒有贏家」。但在戰場外,卻有人大發橫財。據統計,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金額已高達437億美元;去年11月,美國國會又批準向以色列提供14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然而,如此天量的軍事撥款名為「援外」實則大部分進了美國軍火商的腰包。據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估算,美國軍工企業因烏克蘭危機而獲得了總價值近220億美元的軍購訂單。美國軍工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通用動力公司、洛克希德·馬田公司和雷神公司的股價,在2022年分別增長了37%、26%、24%和17%。

此次也不例外。在援助烏克蘭的608億美元中,276億美元用於直接或間接購買美國的武器和防禦系統,134億美元用於補充美軍軍備力量,只有90億美元用於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和經濟恢復建設。美國的國防預算在2024財年已達到創紀錄的8860億美元,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2%。可以預見,2025年美國的國防預算一定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事實上,美國的軍火商才是這場「軍援大戲」背後的最大贏家。難怪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嘲諷對外援助法案稱:「這將使美國更加富裕。」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法案中還特別編列81.2億美元用於應對所謂「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的行動」。其中,19億美元用於向台灣地區在內的「區域夥伴」提供國防物品和服務。美國此舉,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對民進黨當局發出的錯誤信號。同時,此舉還進一步暴露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野心。美國在台海和南海問題上頻踩中國紅線,其真正目的是要激化亞太地區的矛盾,慫恿民進黨當局及其所謂「盟友」為美國火中取栗。

「沒有衝突就製造衝突」,這是美國政府「喂飽」軍火商的不二法門。儘管大部分對外援助都將被塞進美國軍火商的口袋,但這筆950億美元的支出,對於本就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來說仍不是一個小數目。截至2023年12月底,美國國債總規模已突破34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2倍,達到國際公認的政府債務危機爆發臨界點。但「借債成癮」的美國聯邦政府卻不懂得「開源節流」。在2023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高達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軍費預算高達8580億美元,同比增長13.9%。不難發現,迅速增長的軍費預算是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的主要來源。而此次通過的對外援助法案必將進一步推高美國的國債規模,同時也讓美國政府向爆發債務危機的邊緣再邁出一大步。

早在2022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就在媒體上發表過題為《在烏克蘭問題上盲目花錢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的文章。他在文中警告,對烏克蘭的無節制援助可能會導致美國財政的崩潰。在美國國會通過對外援助法案後,美國網民也紛紛留言表達不滿:「為什麼我們自己負債纍纍卻要援助外國?為什麼納稅人要把血汗錢送給他們?」「我不敢相信我們的政府竟然一邊把借來的錢捐贈出去,一邊告訴我們社會保障體系要破產了」……

美國政府無視債務危機這隻「灰犀牛」的漸行漸近,仍一味援外擴武、損公自肥,完美詮釋了何為「窮兵贖武」。但靠透支信用來維繫霸權如同飲鴆止渴,終有一天會將整個國家拖進深淵。債務危機如同一顆滴答作響的計時炸彈。它提醒世人,美國的霸權越是膨脹也就越逼近它的崩潰時刻。

編審:蔣新宇 張豔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