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北京車展:自主品牌爭奪豪華市場,混動與純電展開決戰

來源:消費者報導

4月25日,第十八屆北京車展盛大開幕。作為今年首次A級車展,北京車展無疑引人矚目。在風起雲湧的中國汽車市場,本屆北京車展自然也會成為市場新格局的起點。

《消費者報導》在現場注意到,本屆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的主場,電動化產品不再特殊。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風頭也壓過合資品牌,多款新車吸睛無數,更多國產百萬元級別豪車亮相,「油電同價」進入國產豪華電車與合資或進口豪華電車同價的「2.0時代」。此外,電動化浪也潮席捲越野車、MPV等細分市場,誓要一決高下。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掀起的「價格戰」浪潮,也讓各大車企在本屆北京車展「卷」出新高度,屬於汽車消費最好的時代已經來臨。

自主激進,合資補課

本屆北京車展,註定是一場只屬於新能源的戰爭。

不出所料,小米的展台,需要排隊等候才能進入。在新聞發佈會上,雷軍在此親自為小米SU7的性能背書。小米汽車是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縮影。除了主流市場,更多自主品牌開始向高端市場發起攻勢,電動化的進程更加激進。

▲小米汽車展台(《消費者報導》攝)▲小米汽車展台(《消費者報導》攝)

騰勢帶來Z9 GT車型,新車定位新能源高端轎跑獵裝車型,在中國市場帶來又一款新能源性能車,預計售價可能百萬元級別。比亞迪另一款百萬元級別轎車仰望U7同樣成為焦點,1300馬力、零百加速2.9秒、最高時速270公里,自主品牌開始「卷」新能源車的豪華和性能。

▲騰勢Z9 GT(《消費者報導》攝)▲騰勢Z9 GT(《消費者報導》攝)

除了上述車型,2024款昊鉑HT、東風猛士M-HUNTER、極越07,多款豪華和性能車型加入新能源車陣營,從「電動戰」進入「豪華戰」階段。

▲東風猛士M-HUNTER(《消費者報導》攝)▲東風猛士M-HUNTER(《消費者報導》攝)

「豪華戰」的其中一個載體是「品牌戰」。本屆北京車展,多個自主品牌單獨設立展台,昊鉑、仰望、方程豹等均獨立佔據一個展台。為了擺脫曾經的低端形象,自主車企可謂煞費苦心,紛紛推出第二,甚至第三和第四個獨立的豪華品牌。

與此同時,面對強勢的自主車企,合資品牌開始反擊。本屆北京車展,別克專門設立了單獨的別克新能源展台,展出多款搭載奧特能平台的車型,包括24日剛上市的別克GL8陸尊PHEV,以及相對熱銷的別克E5等。

本田將三款純電車型放在展台的正中央,分別是東風本田的獵光、廣汽本田的極湃2,以及本田中國的燁GT。與往年合資電車無人問津相比,本屆北京車展合資電車人氣明顯升高。除了本田,凱迪拉克傲歌、寶馬iX4等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賞。

▲途觀L Pro(《消費者報導》攝)▲途觀L Pro(《消費者報導》攝)

而在大眾的展台,燃油車更是逆勢而上,比自家的新能源車更加吸引人。途觀L Pro搭載大疆最新的智駕方案,大眾也喊出了「油電同智」的口號,試圖從讓燃油車更像電車。

可以看到,本屆廣州車展,合資品牌明顯加快了電動化的步伐,主要通過推出全新電動化品牌和全新電動化產品序列等方式實現。

與此同時,相比之前,合資品牌更加註重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優勢來加入電動化的競爭。大眾、本田、豐田的展台均沒有「南北」合資之分,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只有其品牌的整體形象,更加凸顯其電動化的決心。合資和跨國品牌也更加註重發揮本土優勢,將更多中國元素融入產品和展台之中。

混合動力要壓倒純電

混合動力和純電之間的決戰,在本屆北京車展拉開帷幕。

除了本田和豐田兩大巨頭的混動車型,更多品牌加入油電混合的爭奪之中。在林肯的展台,多款油電混合車型亮相。目前,林肯航海家、林肯Z等多款車型均有油電混合產品。

▲林肯航海家油電混合車型(《消費者報導》攝)▲林肯航海家油電混合車型(《消費者報導》攝)

插電混合則吸引自主和合資品牌爭相發力。雪佛蘭推出探界者Plus,作為雪佛蘭首款插混車型亮相,與別克一起開啟上汽通用的插混之路。經典越野車型豐田普拉多在展台亮相,油電混合的越野SUV讓人眼前一亮。

自主品牌方面,秦L比亞迪最新的插混技術亮相,五菱的星光和星辰系列均帶來插混車型展出,並且讓插混車型的價格不斷下探。

增程式動力方面,除了理想L6以外,還有東風eπ008、新問界M5、零跑C16、哪吒L等均配備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可以這樣說,增程式車型已經成為不少造車新勢力新車的動力形式首選。

▲東風eπ008(《消費者報導》攝)▲東風eπ008(《消費者報導》攝)

與此同時,除了轎車和SUV,混合動力開始進入更多細分市場。

坦克帶來搭載Hi4-T平台的多款新能源越野車型,越野愛好者的「夢中情車」BJ40也帶來魔核電驅版,搭載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捷途山海也有多款混合動力越野車亮相。

MPV也開始進入混動時代。別克GL8陸尊PHEV、魏牌高山、紅旗HQ9 PHEV、上汽大通大家9,多款混合動力MPV亮相,讓商務車也徹底加入電動化行列。

無論是自主或者合資品牌,純電車型已經難以滿足其電動化的需求。相比而言,混合動力車型作為「折中」方案,轉型難度可能相對較小。尤其對於合資品牌而言,保留燃油車時代內燃機的技術優勢,可能才是其電動化轉型的最佳路徑。

總結下來,本屆北京車展,在更多混合動力車型加入戰鬥後,新能源車型不再特殊。在電動化浪潮席捲數年之後,「新能源」這一概念也隨之動搖。當A級國際車展上各品牌的展台均由多種形式的電動化車型主導,新能源汽車也早已成為市場的常態,此時「新能源」這一概念本身就已經頗有成為偽命題的趨勢——新能源不存在了。

技術回歸實用,價格走向瘋狂

與電動化相伴而生的,是汽車技術的井噴式發展。本屆北京車展,多項新技術的發佈同樣值得關注。令人欣慰的是,各大車企紛紛跳出過分追求參數衝高的怪圈,而是讓技術變得更加實用,更加註重提升車輛的駕乘體驗。

電池安全一直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痛點。本屆北京車展,搭載固態電池的智己L6亮相。雖然在車展上沒有新車發佈,不過固態電池的發佈也讓智己展台人頭攢動,足以說明外界對固態電池的關注程度之高。

▲智己L6(《消費者報導》攝)▲智己L6(《消費者報導》攝)

此前,廣汽埃安已經表示將會在2026年量產固態電池,這種能大幅提升續航里程又能增加電池安全性的產品,相信會是未來車企爭奪的重點。

與此同時,多款新能源越野車開始提供四驅車型。實際上,在電動化趨勢下,市場上擁有四驅配置的新能源車型仍是少數。一方面,受到「油改電」的限制,部分新能源車型遵循傳統燃油車的製造邏輯,由此出現了不少兩驅車型。另一方面,受製於成本和價格等因素,除了少數高端車型之外,四驅始終未能在新能源車型上普及。

然而,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車的重要零部件佈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而是使用動力電池和電機,這就給電車的設計和製造提出了新的要求,驅動方式所需要作出的改變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從電車的技術特點來看,電機的扭矩會在瞬間釋放,此時如果電車採用後驅或四驅的形式,可緩解車身不平衡、起步打滑和過彎「推頭」等問題。

▲華為乾崑展台(《消費者報導》攝)▲華為乾崑展台(《消費者報導》攝)

此外,更多的上下遊企業也參與到汽車技術的發展之中。本屆北京車展,華為全新智駕品牌乾崑設立了獨立展台,展出大量最新的智駕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攜相關電池技術亮相(《消費者報導》攝)▲寧德時代攜相關電池技術亮相(《消費者報導》攝)

此外,寧德時代也設立了獨立的展台,展出多項關於新能源電池和補能的最新技術成果,而地平線等也設立了獨立展台。這也意味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早已不僅是整車廠要面對的課題,而是全行業共同的責任。

既然新能源成為常態,汽車技術也回歸實用,那麼對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又有何影響?答案只有一個字:「卷」。

秦L作為比亞迪王朝網首款中型轎車,預計12萬元起售,直指燃油車腹地。五菱推出星光版共創車型,其中插混車型起售價低至7.98萬元。哪吒L作為中型SUV,起售價僅為12.99萬元。即使是MPV市場,降價也成為主流,如廣汽豐田2024款賽那起售價下降2.5萬元,更多車企加入「掀桌子」的行列。

▲哪吒L(《消費者報導》攝)▲哪吒L(《消費者報導》攝)

因此,無論是合資品牌或是自主品牌,依靠虛高的價格來「躺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目前,降價已經成為今年汽車市場的主流,通過營銷和炒作來推高車輛價格已經成為昏招,只有把技術平權落實到價格平權上,讓新能源汽車也能物美價廉,才能實現銷量的快速和持續增長。

4月的京城,春意明顯,也因北京車展而倍顯熱情。此時,北京車展的精彩仍在繼續,中國汽車市場的活力也在持續迸發。總有一天,中國汽車市場不會再有新舊能源之分,只有產品優劣之別,我們終將迎來汽車消費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