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起草人曹剛解讀問界M7車禍:新能源車逃生機制需統一

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楊曉妍 實習生 丁博洋

據頂端新聞此前報導,4月26日,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新能源車發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難。

29日,該車企銷售人員告訴頂端新聞記者:目前問界M7 Plus搭載的是博世或福瑞泰克智駕系統。據悉,此前博世已否認事故車搭載其系統,截至發稿前記者多次聯繫福瑞泰克官方電話未接通。

頂端新聞記者注意到,事故發生後新能源車門無法打開成為焦點。4月29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和《火災事故調查規定》起草人之一曹剛律師向頂端新聞記者解讀:新能源車發生事故後易燃且火勢往往難以撲滅,逃生規範亟須出台統一標準。

車企:目前問界M7搭載博世或福瑞泰克智駕系統

4月26日,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難。4月28日,問界聲明稱:事故時車輛車速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提供一切必要數據還原事故原因,具體調查結果請以後續交警部門通報為準。

28日上午,山西高速交警四支隊就此事回應頂端新聞記者:「目前事故正在調查中,後續以官方通報為準,目前通報尚未完成。」但截至記者發稿前,山西運城尚未就此事發佈相關通報。

事故發生後,遇難者家屬沐沐(化名)質疑,事故車是1月14日在山西運城4S店購買的,「才3個月的新車,當時宣傳的有AEB自動緊急製動,GAEB異性障礙物自動緊急製動以及阻燃材料等。」

家屬及不少網民質疑該事故中,智駕系統是否未達到其宣傳效果?據官方資料顯示,問界M7是賽力斯和華為聯合研發的高端智慧汽車品牌車型,頂端新聞記者根據家屬提供的車輛資料查詢塞力斯官網獲悉,事發車型是入門非智駕版,未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GAEB

4月29日,頂端新聞記者諮詢塞力斯公司客服以及鴻蒙智行銷售人員,對方告知目前問界M7 Plus搭載的智駕系統為博世或福瑞泰克,分為油電混合車型以及純電動車型。

資料顯示,博世的AEB工作範圍是在4-85km/h,碰撞時的115km/h時速已經遠超博世AEB觸發範圍。

28日,博世針對問界M7山西運城事故發佈聲明:經調查,涉事車輛沒有搭載博世智駕系統(含AEB)。對於事故導致的傷亡,博世深表痛心,對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

事發車輛是否使用的福瑞泰克智駕系統?29日,頂端新聞記者多次聯繫福瑞泰克官網電話,未能接通。

消費者:出事後才知道並非所有問界M7都用華為AEB

山西問界追尾起火事發後,一浙江問界車主向頂端新聞記者坦言:出事後,我才知道並非所有問界M7均使用華為AEB,而是有三家供應商。

據官方報導顯示,2023年9月,問界新M7在上海正式上市,活動的主講人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餘承東。

當天他提到,華為ADS 2.0系統的AEB能力進一步提高,前向刹停速度已經從上海車展期間的60km/h提升至90km/h。隨後,相關的測試數據信息陸續出現在社交平台上,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包括上述事故遇難者家屬)都認為,華為AEB是吸引他們信任並選擇這款車型的很大原因。

就在本月11日華為舉辦的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餘承東對外透露,問界新M7上市7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7.4萬輛。

但M7車型智駕系統的差別,似乎並沒有被著重呈現,多位問界M7車主向頂端新聞記者講述,購車時銷售人員並未明確告知其中區別,或在詳細詢問後,銷售才指出華為AEB為M7 Max版車型的配置,「至於三個智駕系統的明確區別,接待我的銷售人員也需要翻找資料進行區分。」江蘇一車主說。

頂端新聞記者以「問界M7」為關鍵詞,在AITO官網檢索時,海報上仍以「華為高階智能駕駛2.0」為宣傳亮點但仔細翻閱才發現華為智駕只存在於Max版本。

隱形門把手

隱形門把手是否正常彈出?是否影響救援?仍是謎團。

從事故現場影片,頂端新聞記者發現,起火後一黑衣男子,以及身穿「山西交控」工裝男子在車旁砸窗救援。

4月28日,問界汽車客服在回應中提及,目前大部分車輛沒有自動解鎖功能,事故發生時司乘失去意識,無法從車內打開車門,不管是否有隱形門把手,只能從外部施救。

頂端新聞記者注意到,客服的回應與問界M7的車主手冊存在不一致,手冊中明確寫出無論車輛處於何種檔位,出現動力電池熱失控或車輛發生碰撞,系統接收到碰撞信號時,車門即會自動解鎖。

不過,在提示中也寫明,當碰撞的衝擊力被吸收或分散到車身時,車門可能不會自動解鎖,但根據事故的衝擊狀況不同,車門有時也會自動解鎖,因此,緊急情況下車門是否自動解鎖並非根據車輛受損程度進行判斷。目前問界汽車尚未就自動解鎖失效一事進行說明。

頂端新聞記者查詢此前報導發現,交通事故中因車門無法解鎖影響救援的案例在國內外已多次發生。據媒體報導,2022年7月28日,一雷克薩斯商務車在柳北高速發生車禍車門鎖死3人被困,致1死2傷。

2024年1月底,工信部就《乘用車後碰撞安全要求》等四項強製性國家標準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在碰撞試驗過程中,車門(不包括尾門)不應該開啟,車門應處於解鎖狀態。同時對於每排座椅的車門必須保證其中一個可以打開,如果沒有車門則需要保證座椅可移動、或可以改變座椅靠背位置以保證所有乘員均可撤離。

曹剛:新能源車逃生機制亟須研究統一

新能源車自動解鎖功能如何規範?隱藏式門把手是否影響逃生?

4月29日,頂端新聞記者就上述事故中的焦點問題諮詢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和《火災事故調查規定》起草人之一曹剛律師。

頂端新聞:隱藏式門把手在新能源車型上較為常見,是否能視作消防隱患?

曹剛:新能源車引發的火災事故,起火原因、事故原因,以及門把手對逃生、施救的影響,都仍需要等待相關部門出具詳細的事故調查報告。

目前,新能源車電池性能不穩定,在發生事故時易起火,這就更需要重視新能源車的逃生機制是否完善。在此之前,隱藏式門把手引發的阻礙救援的案例已有多起,如撞擊後門無法解鎖、門把手不會彈出等情況,其對施救產生的影響,相關部門及車企應該予以總結和關注。

頂端新聞:目前沒有法規明確禁止隱藏式門把手,如何規範新能源車自動解鎖?

曹剛:新能源車門把手的設計屬於工業設計,《消防法》是不涉及的,《消防法》重點調整以及規範的是建築物層面的消防規範。但對於新能源車鋰電池的生產、設計和加工等,消防法規上是有相關要求的。

自動解鎖系統以及門把手的設計,需要通過工業產品的技術標準進行規範,比如企業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國家標準等,尤其對車輛的逃生機制、逃生通道的暢通,我認為應進行盡快統一規範。

頂端新聞:新能源車起火時,車旁救援人員手持的小型滅火器以及灑水車是否能滅火?

曹剛:強烈撞擊後產生的變形是新能源車起火的一個重要原因,小型滅火器對於新能源車輛起火撲滅是杯水車薪。目前市面上新能源車多採用鋰電池,鋰電池易出現熱失控引發火災,且起火後很難控制,鋰電池起火後內部壓力升高易向外噴射,最有效的撲滅方法是冷卻,但處理起來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