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天選之種」!看太空種子在內蒙古遍地生根

隨著中國航天工程深入推進

一批又一批農作物種子

隨著返回式衛星

神舟飛船

空間站

探月工程

等在太空遨遊

落地後它們如天女散花般

「旅行」到各地

經過6至8代的地面培育

形成穩定優良的新品種

航天載荷容量彌足珍貴

只有那些遺傳性穩定

綜合性狀好的種子

才能成為「天選之種」

內蒙古作為許多航天器

起飛著陸的溫暖母港

與太空育種有著「不解之緣」

從2008年首次將

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生物技術

研究所的甜菜種子送入太空

到2016年荷史丹奶牛

三河牛

烏珠穆沁羊

艾巴斯絨山羊

中國梅花鹿5種

內蒙古優勢畜禽的體細胞

隨實踐十號衛星進入太空

越來越多的內蒙古「種子」

開啟太空之旅

「興安糧」的志氣與「芯」願

2023年5月30日,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搭載實驗項目中,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自主選育和引進的野生大豆、彩色小麥和蕎麥種子實驗材料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啟動空間搭載實驗。

種子培育。
種子培育。種子培育。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三粒小小的種子飛入太空,連著「國之大者」,藏著興安盟在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道路上為「中國碗」裝更多「興安糧」的志氣與「芯」願。

培育的黃花苜蓿。

研究員在大田內開展工作。研究員在大田內開展工作。

除了神舟十六號搭載的實驗項目以外,在2020年和2022年,興安盟的水稻、燕麥材料就分別參加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搭載實驗項目被送入太空。目前,全部材料已播種,正在進行下一步研究,即將為興安盟種業「增光添彩」。

「太空種子」助力

治沙力量

搭乘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的還有巴彥淖爾市沙漠綜合治理中心採集的長柄扁桃種子,通過搭載航天器誘使種子遺傳性狀變異,選育研發優株,培育性狀更加優良的長柄扁桃。

烏蘭布和沙漠長柄扁桃種子。烏蘭布和沙漠長柄扁桃種子。

這些飛向太空的小小種子,來自烏蘭布和沙漠深處的內蒙古西岸瀚漠農林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柄扁桃種植基地。2019年,國家林業局長柄扁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烏蘭布和沙漠發現了長柄扁桃植株,它的根系發達、枝條稠密,具有耐旱耐寒、耐風蝕、抗病蟲害等特性和優良的防風固沙作用,被稱為「荒漠衛士」。在他們的推薦和技術支持下,長柄扁桃在烏蘭布和沙漠4000多畝沙地紮下了根。

內蒙古西岸瀚漠農林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柄扁桃種植基地(資料圖)。

內蒙古西岸瀚漠農林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柄扁桃種植基地(資料圖)。

「太空種子」是烏蘭布和沙漠育種事業發展的結晶與縮影,如今,烏蘭布和沙漠種業發展如破土而出的種子,蓬勃、茁壯。

為育種業按下

「加速鍵」

2024年1月8日,神舟十六號搭載的「太空馬鈴薯種子」海森系列20個組合66500粒實生籽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開箱交接。

馬鈴薯種子。馬鈴薯種子。

此次搭乘神舟十六號的馬鈴薯種子,經過了太空180多天的遨遊返回地面後,由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付給內蒙古商都馬鈴薯技術創新中心,開展下一步試驗種植以及後續的評價鑒定。

培育馬鈴薯種子。培育馬鈴薯種子。

與傳統育種相比,航天育種最大的優勢在於變異率高、育種週期短,有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創製出高產、早熟、抗病等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把這些太空馬鈴薯種子進行催芽、育苗、移栽,並持續進行鑒定評價選育馬鈴薯新品種。值得一提的是,本輪選育將採用當前最前沿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輔助傳統遺傳育種的方式,以高度精準的方式編輯馬鈴薯基因組,靶向提取和插入耐鹽堿基因,加快改善提升品質進程,與傳統育種方法相比,能夠將原本需要10多年的育種週期大幅縮短至幾年。

航天草種長勢

令人振奮

「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回來的偃麥草,抗旱和抗寒性很好,而且分蘖比較多,意味著產草量會比較高。」蒙草集團創新育種研究院選育員馬彩娥說。她負責的草種中,有一些是搭載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六號飛船上天的航天草種。

蒙草集團的航天育種試驗。蒙草集團的航天育種試驗。

航天草種比較珍貴,都是單株育苗,普通的種子一般直接播種,育種週期很長,但目前航天草種表現出的一些趨勢很令人振奮。

自治區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航天誘變材料紫羊茅突變體篩選。自治區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航天誘變材料紫羊茅突變體篩選。

蒙草集團根據生產和生態修復需求,先後通過「嫦娥五號」「神十三」「神十四」航天搭載,開展了包含野大麥、偃麥草、紫羊茅、黃花苜蓿、紅豆草、蒙古冰草等在內的生態草、草坪草、觀賞草三大類18份育種材料的航天育種試驗。實驗過程中,將太空誘變品種與其對照品種單株同期播種,觀察植株的出苗、分蘖等情況,記錄植株突變表型及突變性狀,通過培育和跟蹤篩選,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變異植株,創製抗逆、廣適、高產等性狀優良的新種質,為下一步新品種的培育及良種繁育奠定基礎。

一粒好種子

是農業現代化的「生命線」

在太空「出過差」的種子

堪稱「種子界」的榮耀

航天技術的進步

為我們生活生產帶來了

更多可能

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

更豐富的種子登上太空

也會有更多的優良新品種

監製:李中鋒

精編:魏佩

資料來源:內蒙古日報、嶺上興安、掌上巴彥淖爾、青橙融媒、我們的太空

編輯:賈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