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古村,山居人家,「五一」假期在京西穿越千年

京西門頭溝,永定河穿過100多公里的溝域,從深山到淺山,衝出峽穀,奔向平原,一路穿過萬年前的農耕文明遺址,和千年古道毗鄰而行,串聯起一個個古老的村莊,把自然的奇趣與文明的遺產融彙一體,留在一個個山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把腳步踏出喧囂的都市,在假期里一路進山,穿過高山與深峽,走過村莊和農田,就會發現,許多看起來遙遠的故事,和大都市的生活其實只有一步之隔。

門頭溝有北京最多的文物古蹟,千萬年文明,印刻在古村古道之間。門頭溝還是京西生態屏障,從妙峰山到靈山、百花山,蘊藏著豐富的物種資源,或許轉角處,就能遇見一株珍稀的植物,一隻山中精靈一般的動物。

2023年發生的「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門頭溝全域受災。近9個月過去了,京西大山裡的人們,已經恢復正常生活,眾多景區、古村落、步道、打卡點重新迎來遊客,山裡的村民們,也做好了迎接客人的準備。

所以,在這個「五一」假期,如果沒有遠行,何不去京西大山裡,探訪就在身邊的風景與歷史,重走千年前的京西古道。

在古蹟中徜徉,尋找古道上的駝鈴聲

京西大山裡,藏著千里古道,古道上的駝鈴,曾經響了一千年。  

千里古道沿著永定河一路延伸,在漫長的歷史里,人們在山間穿梭,肩扛手提、馱馬運輸,西進大同,北上草原,維繫著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的頻繁往來。

千年後的今天,千里古道仍有許多保存完好。古道上深深的蹄窩,高聳的城關,記錄著京西群山中曾經的熱鬧,也是留給今天的無窮財富。

門頭溝發佈的古道旅遊路線。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門頭溝發佈的古道旅遊路線。門頭溝區委宣傳部供圖

「五一」期間,門頭溝推出了六條京西古道旅行路線,包括琉璃渠-醜兒嶺-水峪嘴路段、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景區段、戒台寺徒步路段、韭園村周邊古商道路段、爨柏路至天津關路段、百花山古道段,各路段串聯了周邊的景區、民宿、文化、美食等眾多文旅資源點位,讓市民遊客能夠充分領略京西文旅的深厚文化和秀美風光。

初夏季節,正是山花爛漫時,沿途村莊還將舉行各種和花有關的節日活動,雪白的梨花、紫色的丁香、粉色的山桃,每一處都值得停駐。

在村莊里看戲,把傳統融入日常生活

和古道相比,京西大山裡的古村落,更多一點生活氣息。門頭溝古村落眾多,如王平鎮的韭園村,這裏是京西古道的起點之一,也是元代曲作家馬致遠的故居所在地,依然保留著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

雁翅鎮的葦子水村,保留著數十座百年古民居,點綴在山穀之間,村後還有千畝北方旱作梯田,村里人在梯田中重新種上莊稼,打造成農業景觀,等待著人們重新發現。

在齋堂鎮,一萬年前的東胡林遺址就在東胡林村後山坡上。一萬年前的古人,在這裏的山坡上開墾耕地,馴化黍子,開啟了刀耕火種的文明史。一萬年後的東胡林村民們,找回了古老的作物,重新種植在山坡下,打造成現代農業景觀。還有北京最知名的古村落——爨底下村,村民們敲起鑼鼓,披上鎧甲,像古代的軍士一樣,在城牆上巡邏,讓遊客彷彿穿越時空。

4月29日,遊客在爨底下村探訪古村落。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4月29日,遊客在爨底下村探訪古村落。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今年「五一」期間,門頭溝區多個村莊還將舉辦「小院有戲」演出活動,從5月1日到3日,分別在妙峰山鎮穀山村、王平鎮東馬各莊、雁翅鎮白瀑雲景、齋堂鎮爨底下、清水鎮瓦窯村等舉辦文藝演出,在一個個青磚黛瓦的傳統院落中,跟著戲劇一起重返舊時光。

在自然里放鬆,尋找一株山裡的野花

門頭溝的千山萬壑中,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在近年中,門頭溝區關停所有礦區,修復生態,從千年煤都變成生態屏障,物種資源日漸豐富,在最近一次的自然資源本地調查中,除苔蘚類,共記錄到各類群物種4266種,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8種。

「五一」期間,眾多自然風景秀美的區域也陸續開放,如妙峰山景區,於4月30日起重新恢復營業,目前,進山道路已經修復完畢。在假期接待遊客的同時,還將在5月8日至22日,舉辦國家級非遺妙峰山廟會。

妙峰山景區。妙峰山鎮供圖妙峰山景區。妙峰山鎮供圖

在潭柘寺鎮的山穀中,檀穀·慢閃公園將在5月2日至4日舉辦第一屆山之古典國際音樂季,眾多國內外的音樂家將彙聚在這小小的山穀,舉辦五場高規格古典音樂會。

檀穀音樂節海報。潭柘寺鎮供圖檀穀音樂節海報。潭柘寺鎮供圖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一路進山,一直到清水鎮的百花山,百花山景區於4月29日正式開園。百花山以花聞名,春末夏初季節,正是百花盛放的時候,滿山遍野的鮮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百花山主峰海拔1991米,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華北「天然動植物園」之稱,有四個植被類型,十個森林群落。還有四大景區,35個景點,山峰、草甸、溪水、雲海、珍禽、異獸隨處可見。在這個假期,不妨步入山林,感受一種和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