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旅遊興起,文旅消費有哪些新邏輯?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文旅新玩法背後的新邏輯

5月5日,「五一」小長假落下帷幕。從元旦、春節、清明假期旅遊數據看過來,今年國內旅遊的熱度一浪高過一浪,超過2019年同期。特別是這個「五一」,無論大都市還是小縣城,「到處都有一億人」的火爆,推動假日經濟高開高走。

假日旅遊的火熱,折射出消費市場的活力與潛力。大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文旅消費「新」意更濃——體驗式旅遊佔比越來越高,以大學生為代表的「00後」年輕遊客成為文旅消費生力軍,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打卡式旅遊,而是更加註重體驗感,樂於追求與個人喜好和情緒高度契合的消費方式。被「00後」重新定義的文旅玩法,背後是一套新邏輯。

年青人紮堆看演出、逛吃遊、變裝旅拍等玩法層出不窮,再小的城市角落,也能變成他們的「詩與遠方」。這個假期,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場撲面而來的煙火氣、煙台里蹦島高燃的迎日出演唱會、濟南百花洲不期而遇的簪花秀……一個個小眾目的地在社交媒體上頻頻出圈,旅遊目的地漸漸由旅遊景區轉場到生活體驗區,傳統旅遊的定義正在被改寫,旅遊的邊界也正在消失。

當業內還在討論「產品為王」還是「渠道為王」時,年青人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的剛需正佔據上風。他們在發掘、感受旅遊體驗的過程中,期待玩得更小眾、更地道,這從淄博、天水等城市的爆火可見一斑。可以說,體驗經濟的興起,正在不斷為文旅消費創造新的動能。

既要性價比,也要體驗感,如果感覺好玩,還要拉著三五好友「二刷」「三刷」……年青人追求鬆弛感所釋放出的需求紅利,讓一度受市場冷落的「跟團遊」重現回暖之勢。有旅遊平台數據顯示,主打年青人出遊的同齡人旅行團,「五一」的預訂量翻了一番,成為「95後」「00後」的心頭好。這些同齡人旅遊團,沒有購物、不必早起、主打同齡人社交、可定製遊玩路線,甚至提供專業的旅拍和航拍服務,一舉擊中了年青人的需求痛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跟團遊」能重獲年青人垂青,本質還是因為供給端跟上了需求變化。「五一」假期,以「80後」「90後」為消費主力的休閑渡假需求,帶火了鄉村大集、山野民宿和非遺體驗消費,成為縣域旅遊新的增量。相比一二線城市的「人擠人」,縣域旅遊為人們身心放鬆地享受假期提供了可能。而且,相較一二線城市假日高企的住宿、餐飲費用,縣域旅遊更有性價比。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縣域市場酒店間夜均價僅為一二線熱門城市的一半。

市場供給實現「自我革命」,政府部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在預熱「五一」市場的文旅推介中,政府部門除了在短影片里「親自下場」,在線下也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從把平台搭建、業態培育、以人為本的服務做成樣板,再到激發市場主體在產品和服務供給上持續創新,深度挖掘呈現本土文化,「主動」為年青人提供情緒價值,拉動消費的同時,也同步收穫了市場價值。

新需求催生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玩法。回看淄博、天水等文旅出圈城市,在官方助推下持續做好配套服務,處處以方便遊客為出發點,營造近悅遠來的友好型旅遊環境,把一款美食、一個場景培育成為目的地新的超級IP,讓這個超級IP釋放出的「馬太效應」持續賦能旅遊經濟。如此看來,不管市場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的,仍是「以遊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