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打造「算力雲」 助力數字經濟跨越式升級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荊楚大地上,工業、農業、科技、文化,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堅定不移貫徹和落實這一首要任務。5月6日起,湖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推出《高質量發展在湖北》系列報導,第三站讓我們一起看數據洪流奔湧的湖北。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眼下,湖北正統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線並進」,增強產業升級新動能。其中,以算力與大數據、北鬥等為代表的新興特色產業正不斷壯大,搶佔發展新賽道。

湖北有15個算力中心和144個數據中心

算力,即計算機設備或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設備每秒運算的次數越多,算力就越大。湖北算力土壤肥沃,催發了大模型應用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在武漢大學,研發人員正在進行多模態醫學大模型的開發訓練。他們使用的算力,來自20公裡外的智算中心。

「一申請就能使用算力,很方便,就像咱們網購一樣。」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智能感知與機器學習實驗室智能交互負責人蔡賢濤告訴長江雲新聞記者,而且他們使用的算力網絡非常平穩,為他們的大模型訓練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湖北的算力是如何做到如此方便穩定的?答案是湖北形成了一朵強大的「算力雲」。

一台台用於計算的服務器,都通過高性能網絡連接了起來,形成了一個算力集群。

「將各類服務器,包括AI服務器、通算服務器、存儲服務器,以400G的高速網絡把它們聚合在一起,構建一個統一的算力集群,再利用光纖把它接入到中國電信的網絡裡面去,用戶只要接入到互聯網,就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隨時去訪問。」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高級專家易恒聰介紹。

目前,湖北已建成15個算力中心和144個數據中心,它們就好似一座座「自來水廠」。全省的算力像「自來水」一樣,通過上雲、聯網自由流動,方便用戶隨時隨地使用。

存儲壓縮速度提升200倍

除了算力,存力也是數字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石。

如何提高存力?就是要打造一個優質數據的「存儲罐」,即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多更快地存儲資源,而壓縮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如何既「壓得快」又「壓得小」,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光電信息存儲研究部找到了行業領先的方法。「我們提出的這種壓縮算法,相對之前它的壓縮速度,可以提升兩個數量級,大概在200倍。」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光電信息存儲研究部副教授童薇說。

當下,湖北正聚焦數據存儲的容量、能耗、可靠性、傳輸速度等關鍵節點,進行技術攻關。

加快存力智能調度平台建設

運力也是構成數字經濟的核心底座之一。運力是指網絡運載能力,算力需求越大,運力越要跟得上。

目前,在國家網安基地算力中心,曙光全省存力智能調度平台正加快建設,建成後可以更加高效地調度存力。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區域業務總監朱雅威說:「通過高效的存力智能調度平台,將湖北高質量的人工智能數據,進行集約化地分配到所有算力中心,提升全省算力中心的運行效率。」

算力、存力、運力的全面提升,為湖北的數字經濟提供了堅實底座,推動湖北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47%。而隨著算力與大數據、北鬥等新興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湖北的產業能級也在不斷提升,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40%。

眼下,湖北還在謀劃實施人形機器人突破、6G創新發展等8大行動,搶佔發展新賽道,推動湖北產業邁向更高層級。

(長江雲新聞記者 李悅 裴蕾 陳芳芳 張龍 王俊 謝雅靜 鄭淑俊 通訊員 許國勝 王政)

責任編輯 謝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