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丨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不只有鵝肝紅酒魚子醬

鵝肝、紅酒、魚子醬,是許多普通人對法國美食的第一反應,但法國美食遠不只這些,作為歐盟最大農業生產國、世界主要農產品和農業食品出口國,法國提供給全球的,包括眾多穀物及禽畜產品,也包括各種禽畜飼料等產品。

據新華社消息,近日,中法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中法關於農業交流與合作的聯合聲明》,而根據聲明,中法兩國將加深農業領域合作,包括加強在畜禽、果蔬、智慧農業及葡萄酒釀造等領域的合作,並「願繼續積極探討……徹底解除對無牛海綿狀腦病牛肉產品的禁運」。

「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究竟會有哪些美食登上中國人的餐桌?《聯合聲明》之後,中法農業合作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從事海外農業研究的專家學者,梳理中法農業合作的變遷,探討《聯合聲明》帶來的影響。

歐盟第一大農業國,究竟生產什麼?

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業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主要的農產品、食品出口國。這個歐洲的農業大國,究竟生產哪些農產品?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眾介紹,位於歐洲西岸的法國,土地面積為5516萬公頃,其中耕地2884萬公頃,境內三分之二是平原,海洋性、大陸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氣候並存,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天然的農業生產地。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眾。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眾。受訪者供圖

法國是農業現代化國家,儘管其耕地佔土地一半以上,但農業勞動人口只有2.8%,這2.8%的人口,在2022年,創造了49.84億美元的農作物產值,23.50億美元的畜牧業產值。

「法國種植業發達,廣泛種植的大田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玉米等,其中小麥麵積最大。2022年,法國穀物產量5992.75萬噸,其中小麥就佔了3463.24萬噸。」李眾說。

法國畜牧業普遍採取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李眾介紹,「畜牧業主要以豬、牛、羊等為主。2021年,牛、豬、羊存欄量分別為1733萬頭、1294萬頭、838萬頭。」

葡萄酒是法國最知名的產品之一,法國也是全球最有名的葡萄酒生產國,2021年其葡萄酒產量為37.6億升,以750毫升每瓶計算,法國每年產出50億瓶以上的葡萄酒。

法國農業科技發達,李眾介紹,法國農業生產以中小規模的農場為主,超過8成的農場面積在80公頃以下,精耕細作要求更高,這也使得法國農業科技發展迅速,「比如法國的小麥育種非常發達,育種帶來的增收,平均每年有8.7公斤/畝。同時,法國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中應用廣泛,在農業生產、農業補貼核查等方面優勢較強。此外,法國還是數字農業創新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中法貿易中,農產品是怎樣流通的?

法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長期保持著農產品貿易的順差狀態,李眾介紹,2022年,法國農產品貿易總額1510.0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831.50億美元,進口額678.52億美元。

這些農產品出口到了哪裡?李眾介紹,法國農食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是比利時,其次為意大利、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

那麼,法國和中國的農產品貿易情況如何?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地、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夥伴。截至2023年年中,法國200餘種農食產品獲準對華出口,近7000家農食產品生產企業在華註冊。

中國和法國的農業貿易合作,是我國「一帶一路」下農業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業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瑩介紹,由於兩國自然條件差異,農產品結構也各有特色,中法兩國農產品生產和貿易有較強互補性。法國葡萄酒、奶製品及其穀物在中國市場有較高接受度,而中國的水果、蔬菜也可滿足法國消費市場需要。

中國農業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瑩。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瑩。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中法農業貿易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趨勢,」郭瑩介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顯示,近 10 年來中法農產品貿易總額不斷增加,且表現為中國對法國的貿易逆差。」

數據顯示,2013年,中法農產品貿易總額為31.38億美元,到2022年,達到56.9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法國農產品49.01億美元,出口法國農產品總額為7.07億美元。

「得益於中法兩國在促進雙邊農業貿易合作方面建立的良好順暢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中法兩國的農業貿易一直比較穩定,」郭瑩介紹,「早在上世紀末,兩國政府就建立了農業及食品貿易方面的溝通協調機制,處理中法農業及農業食品貿易的事宜。二十多年來,前後簽訂和發佈了多項促進農產品貿易的協議、計劃等。越來越多的法國農產品不斷打開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和多樣化的選擇。」

多因素影響下的中法農產品貿易

此次中法共同發佈《中法關於農業交流與合作的聯合聲明》中顯示,「願繼續積極探討……徹底解除對無牛海綿狀腦病牛肉產品的禁運」。

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瘋牛病,該病為重大人獸共患病,在歐洲曾多次暴發。我國進口農產品實施嚴格的檢疫制度,曆年來發佈過多個禁止進口的禁令。如在海關總署2023年發佈的「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中,就有法國的「牛及相關產品(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除外)」。而根據此次發佈聲明,在未來,健康的法國牛肉,就可能進入中國市場。

和法國食品進入中國相比,中國農產品進入法國,則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郭瑩介紹,「中法農業貿易中存在的挑戰和問題,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變化頻繁的關稅,一方面是非關稅貿易壁壘。」

法國作為歐盟成員國對來自歐盟以外第三國的進口商品,實行歐盟統一的海關規則和海關稅率,郭瑩介紹,「歐盟對大部分產品實行從價稅稅率,但對部分農產品實行了混合稅、復合稅或其他技術性關稅並執行關稅高峰政策。」

在非關稅因素中,安全與衛生指標,生態環境指標也是影響貿易的因素之一,郭瑩介紹,「法國不僅執行歐盟標準,有時還會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製定相關政策或標準要求,這可能使得一些中國涉農企業,因為缺乏對貿易規則瞭解,而導致該企業的農產品或食品難以進入法國市場。」

《聯合聲明》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此次中法兩國共同發佈的《聯合聲明》,會給中法農業合作、農產品貿易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聶鳳英表示,《聯合聲明》的簽署樹立了大國間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典範,未來將進一步拓展中法兩國的農業合作領域,開闢新的合作機制和途徑。「未來中法兩國在農業科技、經貿、人才等方面,或將會有更多的交流。」她說。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聶鳳英。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聶鳳英。受訪者供圖

科技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作為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科技發展迅速,在多個領域位於世界第一方陣,而法國是農業強國,現代農業科技力量同樣雄厚,「中法兩國都有強國先強農的共同願景,在農作物、畜禽、果蔬、現代農業裝備應用、智慧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土壤健康和糧食減損、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保護消費者健康等共同關心的領域共同探索,加強合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和發展需求。未來可以通過鼓勵雙方科研機構共同承擔和開展科研項目、共建聯合實驗室、搭建中法農業科技交流培訓平台、孵化教育平台、成果轉化平台,建設國家級農業產業園或技術示範區等多種途徑,推動兩國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發揮農業大國對全球農業科技發展的引領和示範作用。」聶鳳英說。

在經貿合作中,聶鳳英認為,中法之間的互補性,為中法農業經貿合作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聶鳳英說,「如中法兩國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產業、肉製品產業、飼料行業等多個行業,都將出現重大利好。同時,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農業新興產業也是今後雙方經貿合作的重點方向。」

《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將圍繞青年農業人才、農業經營業態等方面加強交流。「《聯合聲明》還提出了多種具體的舉措,這意味著人才的交流將會更加頻繁,這將為未來農業和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儲備。」聶鳳英說。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