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首次海試成功,三個細節耐人尋味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2024年5月8日下午,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號完成為期8天的首次試航,順利返回碼頭。該艦自首次試航以來,動態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其中一些細節耐人尋味。

  5月8日下午,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試航期間,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下一步,該艦將按既定計劃開展後續試驗工作。圖/中國軍號微博

8天和8萬噸

綜合媒體公開報導,此次「福建」號海試自5月1日開始,5月8日結束,曆時8天。與之相比,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首次海試開始於2018年5月13日,結束於5月18日,曆時6天。另據公開資料顯示,「山東」號航母的排水量在6萬噸左右,而「福建」號排水量屬於8萬噸級別。這似乎表明,首次海試的時間長短與航母排水量的大小有關,即五六萬噸的五六天、七八萬噸的七八天,但果真如此嗎?

其實,航母試航時間與其噸位大小並不直接相關。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每日新聞》等外媒報導,美國海軍最新的核動力航母「福特」號,排水量在10萬噸級別,首次海試是2017年4月8至14日,曆時7天。那麼,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10萬噸的「福特」號首次試航用時比8萬噸的「福建」號還少1天,難道是與兩艘航母的裝備參數差異有關係?

這顯然也是一種認知偏差。軍用艦船海試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所需測試項目的具體內容,以及海試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簡單來說,海試安排的測試項目多,時間就長,反之就短。

同時,如果在測試某一個項目中突然出現了比較明顯甚至嚴重的問題,那也會改變甚至中止預定的測試計劃,減少某些預定測試項目,提前返回母港。比如前面提到的「福特」號航母,2017年4月首次海試後,直到2021年6月18日才進行全艦首次抗衝擊試驗,其間暴露出大大小小諸多問題,相關測試和計劃延期不斷。

那麼,航母首次海試,通常又幹什麼呢?

  5月8日下午,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試航期間,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下一步,該艦將按既定計劃開展後續試驗工作。圖/中國軍號微博

「電力」的表述很突出

其實,對於船舶而言,無論是大到數以萬噸計的航母,還是小到幾十噸的小艇,首次海試的具體項目,都有一些共同點。

通常來講,艦船的首次試航要進行如下測試項目:

——主機航行測試。包括檢查航行狀態下的主機狀態、為主機服務的各種輔機的運行狀況,以及主機的實際輸出功率、各機組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比如是否有漏機油這類問題),還有主機負荷試驗、實際油耗測試等方面的內容。

——航速測試。包括測試艦船在不同功率、螺旋槳在不同轉數狀態下推進的航速,以及相對應的主機功率、螺旋槳推力的變化和與這些數據相關聯的對應規律。

——操縱性測試。包括回轉試驗和慣性試驗等。回轉試驗是測試艦船的拐彎、回轉等性能。慣性測試是測試船舶在主機停車或倒車的狀態下,因慣性而航行的距離及時間。這個數據對於航母這類大型艦船尤為重要,不僅關乎航行安全,還涉及緊急情況下船隻的規避機動能力。

——操舵性能測試。包括測試主操舵裝置和備用操舵裝置,其主要目的是測試船舵的可操縱性、靈活性和工作的可靠性,為艦員和船員提供駕駛船舶的操縱依據。

——拋錨測試。這是船舶特有的一項測試,分為首錨拋錨和尾錨拋錨等。對於航母、油輪這類超大型船舶來說,拋錨測試更為複雜。

——導航設備測試及其他測試。包括測試磁羅經和電羅經等導航設備偏差、校對並調整測向儀偏差、測定並消除計程儀的誤差、測定測深儀的準確性等。對於航母來說,導航設備更加複雜,測試項目也更加細緻繁複。

可見,軍用艦船首次海試,主要對一些基礎性能進行測試、篩查,不出問題當然好,出現問題也很正常。而對於此次「福建」號首次海試,「中國軍網」等官方平台報導透露,海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這表明,「福建」號的整個海試過程是平穩的、可控的,沒有超出事先的風險預估。

而公開照片中「福建」號在海面上航行的航跡清晰,大幅轉彎時浪花形成一定弧度。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這表明該艦機動性能比較好,動力系統能夠支撐航母進行高速機動。這對於8萬噸級別、採用電磁彈射等大量新技術的大型航母而言,是頗為不易的。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報導特別提及「電力系統」。對於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來說,電力系統至關重要。而電磁彈射系統對電力質量和功率水平的要求非常嚴格。對此,張軍社認為,「福建」號航母在首次海試中測試了電力系統,而電力系統對於維持航母艦載機作戰能力、發揮航母上武器裝備系統效能,以及改善艦員適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這種測試的順利完成意味著什麼,可謂不言自明。

  5月8日下午,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試航期間,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下一步,該艦將按既定計劃開展後續試驗工作。圖/中國軍號微博

空曠甲板背後的秘密

從「中國軍網」「中國軍號」等官方媒體平台發佈的圖片和影片中不難發現,「福建」號首次海試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甲板上空空如也,除了幾輛工程車輛外,並無任何艦載航空器。這個空曠的甲板,又意味著什麼?

對於艦船來說,從設計到建造,從下水到舾裝,從海試到服役,其間要進行各種繁複的測試,而這些測試又是環環相扣的。對於航母而言,除了前面提到的動力系統和航行測試,還要對艦載設備、艦載機運作、武器系統、損管和消防系統、綜合系統等進行全方位的測試,其中還有艦員訓練和適應性的分項目乃至子項目。「福建」號所展示的空曠甲板,表明本次首次海試的測試項目,並不包括艦載機、艦載武器系統等項目的測試,這也與官方表態相一致。

但這絕不意味著「福建」號的進度緩慢。

軍事專家陳虎指出,從「山東」號到「福建」號的技術跨度,並不比從「瓦良格」號改裝為「遼寧」號航母的技術跨度小,甚至有可能技術跨度更大。從「遼寧」號到「山東」號,再從「山東」號到「福建」號,「重大的技術進步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走下來」。

技術跨度大,意味著對全艦各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更高、測試標準更嚴格全面。而從官方報導的圖片和影片中顯示,「福建」號上的近防炮、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業已安裝到位,處於整體系統待測試的狀態。而官方報導稱「該艦將按既定計劃開展後續試驗工作」,則表明未來「福建」號的測試計劃並未受到影響,這也進一步證實首次海試的結果,是非常積極的、成功的。

【編輯:於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