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中國經濟,不要小看這些零點幾

近日,官方公佈了4月份多項經濟數據,諸多指標的或改善或擴張可以看出,無論是當下之形,還是長遠之勢,中國經濟都依然保持回升向好的姿態。 

綜合來看,無論是從生產端還是需求端,直接反映經濟基本面的多項指標都在不斷鞏固。

先說物價,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不要小看這個0.3。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消費活力激發,對於中國經濟至關重要,而物價漲幅持續回升,顯示消費需求正在穩步恢復。

其實,消費的活躍已直觀反映在「五一」假期的人潮洶湧中。短短幾天,國內旅遊出遊人數、旅遊花費等主要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6.8%,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5.1%。

再說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出口也取得超預期表現。

4月單月進出口3.64萬億元,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8%。前4個月累計進出口增速較一季度加快的同時,規模也創歷史同期新高。按照外媒分析,這顯示海內外需求出現令人鼓舞的改善,對中國經濟構成提振作用。

從生產端觀察,4月份製造業PMI為50.4%,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其中,生產指數為52.9%,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為2023年4月份以來最高。

一系列數據展現積極跡象,讓外界對即將出爐的4月份整體宏觀數據持樂觀態度。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稱,中國經濟增長形勢在第二季趨穩,多項經濟指標在4月改善或維持擴張。

當然,要充滿信心,也要保持清醒。

當前的增長形勢仍需鞏固,畢竟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依然面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等諸多挑戰。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堅持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後鬆」。

三里河注意到,進入二季度以來,宏觀政策不斷加大馬力,政策工具箱持續上新,一些重要措施正在加速落地。

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措施在加速兌現。多部門近期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北京等多地也密集出台以舊換新具體行動方案,這將激活消費的「一池春水」。

財政政策也上新,今年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迎來落地。財政部13日公佈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50年,首次發行時間為5月17日。

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給經濟帶來特別助力,這一超常規措施既利當前,進一步擴大需求,又惠長遠,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近期,房地產市場也迎來新一波的放鬆舉措。隨著近期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措施,全國僅剩下6地還有限制。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將為樓市注入穩定發展的信心。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形與勢,也被外資敏銳嗅到。

近期,亞洲開發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紛紛上調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其中,德意志銀行從4.7%上調至5.2%,高盛從4.8%上調至5.0%,花旗從4.6%上調至5.0%。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所長盛磊對三里河表示,外資看多中國,深層次來自中國經濟回升態勢進一步企穩,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得到基本面的進一步支撐。

升的基礎在鞏固,好的態勢更明顯,宏觀經濟的百分比背後,是增長勢能的積累,也是發展信心的傳遞。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