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聯坊間對話第29期在京舉行,探討演藝新空間的發展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15日,北京市文聯舉辦坊間對話第29期「小空間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藝新空間」,深入分析北京演藝新空間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充分挖掘場地優勢,盤活演藝資源,適應多元文藝演出類型需求,進一步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

「小空間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藝新空間」活動現場,嘉賓暢所欲言。 北京文聯供圖「小空間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藝新空間」活動現場,嘉賓暢所欲言。 北京文聯供圖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北京市文藝研究與網絡文藝發展中心承辦。特邀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張朝霞、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院長王東、北京市曲劇團團長崔迪、青年戲劇導演張肖參與對談,就演藝新空間建設對「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打造有什麼重要意義?如何看待劇場空間距離的改變,對劇目與觀眾觀演關係建立的影響?當前演藝新空間發展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等多項議題進行談論。活動由中國戲曲學院副教授胡娜擔任學術主持人。

「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北京演藝之都的建設過程當中,需要大批量的精品藝術作品來填充我們的主流演藝空間,所謂主流,一種是觀念上的主流,另一種則是形態上的主流,更重要的一種則是市場票房的主流。」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張朝霞說,全新的演藝格局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年青人特別喜歡追逐新的演藝內容,因此人們對於新潮的東西就有了一種期盼。因為當有了新空間之後,人們的觀演關係也會被顛覆,觀眾會成為演出的主角,觀眾甚至會左右劇情的發展,這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事情。「一方面有政策的推動,一方面有人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有我們對審美趣味以及觀演方式的創造性改變,因此未來的演藝空間,會變得越來越受到觀眾推崇。」

在北京兒童藝術劇院院長王東看來,「大戲看北京」中的「大戲」並不是指劇院投入的大小,而是格局與產業復合度的大小。正如北京兒藝運營的南鑼劇場,劇場地處南鑼鼓巷這一文化旅遊熱點區域,因此劇場的服務性便輻射方圓幾公里之內的文化景區內。而「演藝之都」從概念上,更像一個線下的「元宇宙」,讓所有人到這個地點一下就能夠昇華,而且超越他想看到的藝術內容。「南鑼劇場在考慮劇場演藝新空間接觸點的挖掘上,並非來源於戲劇,而是來源於藝術作品的空間變化。因為時間、地點的不同,造就了給觀眾提供的場景不同,帶來的心理感受自然也會不同。我們在做演藝新空間創造的時候,一定從時間、地點、場景、心理這四個維度去考慮受眾的心理,才能真正讓觀眾沉浸在我們所打造的線下元宇宙概念中。」

在演藝新空間的挖掘上,北京市曲劇團2018年便推出了沉浸式北京曲劇《茶館》,並在中國戲曲文化周北京園落地。北京市曲劇團團長崔迪坦言,那個時候對於沉浸式的概念還是比較弱的,只是想著觀演關係改變,演員跟觀眾在一起演、一起看,只打破了一種觀演關係。近幾年劇團也沉下心來進行了一些新思考,做了一些小劇場的嘗試,「例如‘會館有戲’推出《林則徐在北京》,三進院的場景,真正考慮到了場景的變化,帶著大家站著看、走著看,與觀眾玩到一起。通過近些年的具體實踐,崔迪對演藝新空間的「新」有新的定位,即觀眾互動新,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觀眾喜歡參與性更強的演出;另外,傳播推廣新,要學會緊跟潮流,用更多的新傳播手法與意識,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的腳步,因為再好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最後,在談到對於未來藝術創作與新空間創作的期待時,青年導演張肖表示,首先需要繼續學習、繼續研究,甚至要大量地蒐集資料、去觀摩,最終形成自己的導演風格。在張肖看來,演藝新空間作為一個新的演出樣式賽道,對於青年創作者是非常友好的,至少單場分擔的演出成本比傳統劇場要小一點,同時也可以帶來很多長期駐演的機會。張肖透露,依靠新空間這樣演出的形態,能夠改變北京有很多的演員群體的生存狀態。「以前談到戲劇行業的收入問題,其實很多人都過得很清貧,因此讓很多優秀演員選擇了改行,雖然夢想與藝術追求都在心裡,但終究生存還是第一位。現在不同了,有了演藝新空間,讓更多熱愛舞台的人繼續留在舞台,還能夠養活自己,這是一個令人感到特別驕傲與自豪的事情,在這裏我們也能做出心中最好的藝術。」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