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21記者實地探訪海南坡鹿:從瀕臨滅絕到繁衍生息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迪甘斯玉 海南報導

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將近,5月17日,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採訪活動在海南省海口市啟動。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受邀赴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國家熱帶雨林公園霸王嶺、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開展系列採訪活動。

大田保護區是以保護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及其生境為主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海南坡鹿(也稱坡鹿)是中國唯一的熱帶鹿種,僅分佈於我國海南島,為鹿科澤鹿的一個亞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
(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

「大田保護區成立之初,海南坡鹿僅26頭,已經到了絕滅的邊緣。經過保護,現在海南坡鹿已經近400頭,」在大田保護區,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合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保護使得全島海南坡鹿的數量能夠達到3000只,從而脫離瀕臨滅絕的風險。而坡鹿數量的增長又會面臨自然保護區面積需擴大的困難。目前,海南坡鹿的種群分佈已由大田保護區遷移到邦溪、文昌和獼猴嶺等地。」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探訪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探訪大田坡鹿,本報記者拍攝)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保護區工作人員,主辦方供圖)(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保護區工作人員,主辦方供圖)

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東方市大田鎮,總面積1310公頃。重點保護對象為海南坡鹿,海南坡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CR)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CUN)將其列為「瀕危」級。它的野生種群僅見於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王合升向21世紀經濟報導進一步介紹,大田保護區於1976年成立,1986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海南省林業局。保護區成立之初,海南坡鹿僅26頭,已經到了絕滅的邊緣。大田保護區實施了修建坡鹿保護高圍欄、開展海南坡鹿生境改造、人工馴化、社區共管和社區宣傳教育以及加強巡山護鹿、實施遷地保護等一系列保護措施,通過保護,使海南坡鹿種群逐步增長,至今大田保護區已經恢復到近400頭。

「為了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大田保護區盡最大努力通過各種措施,給坡鹿還原了一個自然生態環境,做到無人工干預,還原了生物的自然生存環境。」東方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周歧鵬向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

(大田坡鹿,主辦方供圖)

(大田坡鹿,主辦方供圖)

據周歧鵬表示,大田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519種,脊椎動物94種(其中獸類10種,鳥類60種,兩棲爬行類16種,魚類8種),昆蟲類111種。具有代表性的物種除海南坡鹿外,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圓鼻巨蜥、小靈貓,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蟒蛇、海南兔、海南麂、原雞等21種。

2021年以來,東方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嚴格按照《崑崙行動》、《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開展打擊森林違法圖斑》、《依法嚴厲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等專項行動方案,堅決遏製各類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活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活動,共破獲涉林案件50起,野生動物案件破獲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7人。有效地維護林區治安穩定,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保駕護航。

(編輯: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