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透露:4條斑馬魚在中國空間站狀態良好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5月19日,2024年度「天地共播一粒種——青少年與航天員一起養斑馬魚」科學教育活動在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啟動。據專家介紹,空間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轉移至問天艙生命生態實驗櫃並開展實驗以來,已在軌穩定運行了24天,4條斑馬魚目前狀態良好。

活動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北京中關村中學、北京一零一中學雙榆樹校區的40名學生代表現場與科學家和科學教育專家進行了互動交流。活動旨在發揮空間站科技資源優勢,為青少年搭建科學探究、科學實踐平台,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按照活動規劃,參加活動的青少年自行設計研製可供4條斑馬魚生活一個月的地面小型密閉水生生態系統,並對斑馬魚、水藻生長進行科學觀察。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高鴻、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偉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倉懷興講解了空間站空間生命科學實驗,特別是隨神舟十八號飛船上行的「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實驗的科學目標和運行情況,並詳細介紹了公眾特別關注的4條斑馬魚生長情況。

4條斑馬魚在上太空之前的照片。 楊吉 攝4條斑馬魚在上太空之前的照片。 楊吉 攝

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後,搭載了4條斑馬魚和金魚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由航天員從上行水生支持裝置中取出,並順利轉移到問天艙的生命生態科學實驗系統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模塊中。斑馬魚和金魚藻組成小型密閉生態系統,將首次實現我國在太空中培養繁殖脊椎動物,為開展空間先進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提供支撐。

據介紹,空間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自4月26日由航天員轉移至問天艙生命生態實驗櫃並開展實驗以來,已在軌穩定運行了24天,4條斑馬魚目前狀態良好。航天員成功開展了兩次水樣樣品採集和1次魚食盒更換操作,發現了斑馬魚在微重力下表現出腹背顛倒游泳、旋轉運動、轉圈等定向行為異常現象。

後續,科學家將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樣、魚卵等樣品,結合斑馬魚空間運動行為影片等,開展空間環境對脊椎動物生長髮育與行為的影響研究,同時為空間密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研究提供支撐。

編輯 張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