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熱力」為世界增添更多信心(觀象台)

今年以來,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許多生動場景傳遞「熱信號」。

一支冰淇淋,折射中國消費熱情。俄羅斯媒體近日關注到,中國成為俄羅斯冰淇淋的「下單」主力。一季度,俄羅斯冰淇淋對華出口超過276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倍;

一段假期,感受中國消費熱度。「五一」黃金週過後,旅行機構及支付平台紛紛曬出數據,中國居民的出境旅遊消費筆數增長,酒店住宿、民航郵輪、免稅購物等出現訂單高峰;

一場車展,詮釋中國消費熱點。不久前的北京車展上,278款新能源車型同台展演,吸引客流89.2萬人次。海內外採購商圍繞多款正選車參觀、詢問,許多國內外觀眾在比亞迪、小米、蔚來等展位前排起長龍……

活力湧動的消費場景,是當前中國消費市場的生動縮影。在全球經濟持續承壓、全球貿易仍有不確定性的當下,中國消費「熱力」對全球意味著什麼?不少外界輿論對此有清晰的感知。法國《企業家》雜誌、路透社等發文稱,中國消費需求改善,提振了經濟復甦前景。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雷夫·奧薩近日也表示,中國將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中國消費「熱力」帶來超大規模市場機遇。14億多人口、超4億規模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1.2萬美元……中國體量龐大的國內市場、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持續為全球消費產業與企業帶來利好。世貿組織近日發佈的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額2.56萬億美元,佔國際市場份額10.6%,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二。德國一家數據分析公司日前發文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數字買家」群體,「領跑」全球電子商務市場。

中國消費「熱力」拉動全球資源要素集聚。在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消費結構升級,帶來新的投資機遇,吸引了消費領域國際市場投資主體的目光,也影響著全球消費產業的發展動向。隨著醫療保健、數字智能等消費新賽道、新業態、新產業湧現,有更多跨國公司總部企業選擇落戶中國,許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中國市場正選、首展、首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日前也刊文表示,許多跨國企業在華「加倍下注」,例如法國施耐德電氣、丹麥生物製藥企業諾和諾德等大量企業選擇加強中國本土供應鏈。

中國消費「熱力」打開貿易投資合作空間。不久前,寶馬集團宣佈增資升級瀋陽的華晨寶馬大東工廠,加碼智能化、電動化產能;近日,大眾汽車也宣佈,與小鵬汽車聯合開發電動車型的電子電氣架構,用於裝備大眾電動品牌電動車型……隨著中國消費市場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中外企業跨越單純的貨物貿易,共同聚焦新興產業,深化創新研發、供應鏈強化、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在此過程中,跨國貿易投資合作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正如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所言,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更是重要的創新源泉。

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升級迭代的消費需求,創新湧動的消費市場。在世界經濟謀求復甦的當下,中國消費「熱力」無疑將增添更多人的信心。(林子涵)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