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視界·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特刊丨衛星圖+實景打卡自然保護區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各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和最為有效的途徑。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衛星圖和實景一起打卡自然保護區。

  中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區內野生動物眾多,分佈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黑頸鶴等。

↑這是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拍攝的藏野驢。

↑這是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馬先蒿。↑這是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馬先蒿。

  中國莫莫格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這裏是我國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

↑這是在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候鳥。
↑這是在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候鳥。↑這是在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候鳥。

  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位於南非東北部,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這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拍攝的花豹。

↑這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拍攝的長頸鹿。↑這是在克魯格國家公園拍攝的長頸鹿。

  新加坡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加坡中部,擁有茂密的叢林和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這是在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拍攝的葉猴。

↑這是在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飛蜥。↑這是在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飛蜥。

   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享有「濕地息壤、飛鳥天堂」的美譽。

↑這是在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拍攝的群鳥。

↑這是在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拍攝的麋鹿。↑這是在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拍攝的麋鹿。

  潘塔納爾濕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地球上最大的濕地。

↑這是在潘塔納爾濕地拍攝的水豚。

↑這是在潘塔納爾濕地拍攝的肉垂水雉。↑這是在潘塔納爾濕地拍攝的肉垂水雉。

  中國遼河口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豐富,是斑海豹、丹頂鶴等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

↑這是在遼河口自然保護區拍攝的斑海豹。

↑這是在遼河口自然保護區拍攝的丹頂鶴。↑這是在遼河口自然保護區拍攝的丹頂鶴。

  枴子角塘鵝保護區位於新西蘭北島東海岸,這裏是新西蘭主島規模最大的塘鵝保護區。每年從7月開始,塘鵝從澳州穿越塔斯曼海來此築巢育雛。

↑這是在枴子角塘鵝保護區拍攝的塘鵝。↑這是在枴子角塘鵝保護區拍攝的塘鵝。

   自然保護區是地球生靈的美好家園。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注和支持。

   衛星視界,我們下期再見!

  策劃:王建華、鍾昊熹

  統籌:伍婧丹、程瑛

  編輯:高巍、張加揚、武巍、曾迎迎、郭超、張柏陽(實習)

  攝影:張龍、張楠、張譽東、季春鵬、潘昱龍、張強、郭磊、丹恩智煒、盧斯奧·塔沃拉

  新華社攝影部 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