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折就是賠錢!」多家出版社為何一起說「不」

「二折就是賠錢!」多家出版社為何一起說「不」

中新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上官雲)時間尚未進入6月份,有關「618大促」的話題已經出現,只不過,似乎帶上了些許「火藥味」。

日前,兩份來自出版行業的「聯合聲明告知函」在網上流傳,引發大範圍討論,並最終成為一個焦點話題,「多家出版社抵製618圖書大促」。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記者從業內知情人士處證實了確有此事。那麼,出版社此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多家出版社,為何一起說「不」

網上流傳的兩份「聯合聲明告知函」顯示,北京的一些出版社,以及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代表上海46家出版單位,均聲明不參與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此次提出的618促銷活動方案,也不承擔活動期間產生的任何返利費用。

據媒體報導,上述告知函中提到的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視為京東圖書關聯公司。此外,京東圖書采銷員工曾在朋友圈公開回應此事,表示只是想更好地讓利消費者,以及通過薄利多銷擴大銷量,給合作夥伴們創造收益等等。

而查看兩份聯合聲明告知函可知,此次矛盾的關鍵點,或許在於電商平台提出的促銷條件,即「全品種圖書價保三折」以及「全品種圖書二至三折不等的價保」。

圖片來源:流傳的聯合聲明告知函截圖圖片來源:流傳的聯合聲明告知函截圖

有一位出版社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出版社圖書定價是基於成本核算製定出來的,其中包括紙張、印刷、裝訂以及排版、編校、作者版稅等等,一般都是合理定價。

「每本書每一項情況都不一樣,但大體會在一個成本率範圍之內。有些低折扣已經接近或低於成本率了,結果必然是賠本賺吆喝。」她解釋道。

出版人三石則認為,電商平台往年也有折扣促銷活動,但此次要求是「全品種圖書」,且折扣力度低到二折、三折,出版社幾乎沒錢賺,說「不」很正常。

此外,他也透露,問題的核心還在於,電商平台如此超低價售書,以前甚至貼錢減價,不是為了盈利,主要是為了引流,將消費者吸引過來,借此售賣其他產品。

」電商平台利用一些關鍵時間節點做活動搞促銷,只要合法合規,本身沒問題。但應當事先與出版機構溝通。而且折扣力度之大,已經低於圖書成本,誰會幹賠本的買賣?」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總幹事張洪波如是說道。

超低折扣促銷,傷害了誰?

出版社壓力大,一肚子委屈,部分讀者也很鬱悶,覺得現在某些圖書價格有點高。

圖片來源:網民評論截圖圖片來源:網民評論截圖

比如有網民說,一本書動輒50塊錢以上,把過度包裝省省;還有的網民說自己理解知識無價,但書真的好貴,書店不敢多逛,偶爾網上減價就會買一些囤著慢慢看。

「實體書店由於成本等問題,折扣不高。一些大型電商日常的圖書折扣基本在5-7折的水平,這對讀者講是個福利。」三石很理解讀者的想法,「愛書人都希望喜歡的圖書能便宜一些。」

不過,當圖書打起「價格戰」,購書人就一定受益嗎?在業內人士看來,也未必。

例如,假設「超低價」成了售書和吸引眼球的噱頭,讀者對圖書價位的認知和判斷容易受到影響,潛意識里將「低價」與購書選擇過度捆綁,往往會更傾向以更低廉的價格購書。

因此,出版社不得不壓低成本,採取價格競爭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然而從紙張、印刷等各個環節來說,能壓縮的空間有限,最後壓力很可能也會給到內容上。

長此以往,如果形成惡性循環,這對精品圖書的製作、出版來說並不是好事。

「多年來,圖書的成本在上漲,減價如此大幅度,低至三折、二折的促銷活動,對圖書市場是有傷害的,損害了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買單的還是讀者。」三石總結道。

如何維護行業秩序?

電商平台對圖書市場的影響,其實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

《2023年圖書零售市場年度報告》亦顯示,2023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912億元,同比上升4.72%。短影片渠道僅次於平台電商,成為第二大圖書銷售渠道。

圖片來源:北京開卷供圖圖片來源:北京開卷供圖

消費者幾乎天然地就有「價格敏感」,這也無可厚非。這些年來,除了促銷活動外,不少出版社甚至實體書店均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力爭在市場上搶佔一席之地。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之一就是,當銷售渠道大幅度向線上偏移,線上線下開啟「價格戰」,實體書店有可能會受到衝擊。

「它們的經營成本更高,很難承擔低價促銷,出版社網絡直銷也會給實體書店帶來壓力。如果電商無底線大幅度全品種低折扣銷售圖書,直接傷害的就是實體書店。」三石說。

針對此次「多家出版社抵製618圖書大促」暴露出的問題,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新書剛出版的一段時間內,不能減價銷售等等,引導圖書市場健康發展。

「電商平台促銷應當建立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而不是竭澤而漁。」張洪波表示,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出版機構,各自的行為都應該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和行業慣例。

此外,他提出,行業協會可以組織會員單位、行業專家與電商平台談判,依法提出自己的合理主張,謀求適當的促銷折扣,依法維護行業利益和市場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