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多重利好推動全球股市上漲

【美媒:#多重利好推動全球股市上漲#】據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18日報導,在全球20個最大股市中,有14個最近創下歷史新高。追蹤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明晟全球市場指數一直在上漲,17日又創新高。在美國,標普500指數和諾斯達克100指數本週創下歷史新高;道鍾斯工業平均指數有史以來首次突破4萬點。與此同時,歐洲、加拿大、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州最大的證交所目前正處於或接近巔峰期。

這一動向背後的驅動因素是即將到來的降息、健康的經濟狀況和企業盈利。此外,有很多潛在的驅動因素可以讓漲勢持續,比如目前總額達6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

富達國際公司宏觀和戰略資產配置全球主管薩勒曼·艾哈邁德表示:「從宏觀角度來看,沒有紅色信號。週期性圖景依然強勁,反彈範圍正在擴大。」

全球股市4月的回落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逢低買入的人不斷出現。這有助於解釋為何標普500指數在311天內未出現單日跌幅達到2%及以上的情況,這是自2017至2018年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

自去年10月底以來,美國股市市值已經上漲12萬億美元。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預期將實現軟著陸(在通脹降溫的同時,經濟保持強勁),這促使一些人押注美聯儲最早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放鬆貨幣政策。

另一個原因是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熱情高漲。僅人工智能芯片巨頭英偉達公司一家就貢獻了標普500指數約四分之一的漲幅。再加上微軟、亞馬遜、元宇宙平台和「字母表」(Google母公司),這5家公司貢獻了該指數約53%的漲幅。

隨著經濟數據顯示出觸底的跡象,歐洲股市也連創新高。

在過去6個月中,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有5個月在上漲。歐洲與美國貨幣政策的分化可能成為歐洲股市上漲的推動力。在過去幾個月裡,歐洲央行的調門比美聯儲更為溫和。債券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將有史以來首次先於美聯儲降息。

在過去3個月裡,以美元計算,英國富時100指數擊敗了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複了今年初以來的大部分失地。

日本的日經225指數今年迄今上漲16%。日本憑藉疲軟的日元、提高股東回報和結束負利率等舉措,吸引了投資者並推動股市上漲。貝萊德公司的策略師們說,日元貶值可能會讓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但他們也認為,由於企業實施改革、國內投資活躍和薪金增長,長期前景良好。

得益於政府的投資承諾和不斷擴張的經濟,印度股市近期也表現強勁,基準的孟買股票交易所敏感指數創下新高。然而,由於選舉存在不確定性和估值較高,投資者近幾週變得謹慎起來。(編譯/馮雪)#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