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7月4日提前大選,保守黨面臨「豪賭」

當地時間5月22日,站在唐寧街10號的雨中,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宣佈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英國將於7月4日提前舉行大選。根據規定,英國需要在2025年1月前舉行大選,此前外界大多預測,蘇納克會將大選日期定在今年10月或11月,讓在民調中落後的保守黨有更多時間爭取選民。也因此,他宣佈7月大選的決定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有分析認為,這場大選對於已經連續執政14年的保守黨而言是一次「豪賭」。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保守黨的民調都遠落後於主要反對黨工黨。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最新民調顯示,工黨的支持率為44%,保守黨僅為21%。許多保守黨成員擔心,在這個時候舉行大選將讓工黨大獲全勝。

那麼,蘇納克為何將大選日期定在7月?有英媒指出,這或許是因為,蘇納克看到了英國經濟復甦的跡象。在5月22日的講話中,蘇納克也強調了這一點。他說,英國的通貨膨脹率正在下降,英國經濟從今年早期開始就在逐漸擺脫衰退,而這證明他製定的計劃正在發揮作用。「是時候讓英國選擇它的未來了。」蘇納克當天說,在全球不穩定加劇的時期,保守黨可以被信任繼續領導這個國家。

5月22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宣佈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大選。 新華社發

路透社援引英國保守黨內部消息人士的話說,蘇納克選擇將大選日期定在7月,也許是意識到他的政府未來一段時期可能無法落實一些政策,包括他將非法尋求庇護者送往盧旺達的計劃面臨法律挑戰,他可能也無法兌現承諾落實更多減稅措施。還有議員表示,之後一段時期英國經濟狀況可能會惡化,由此現在是舉行大選的最佳時機。

但7月大選的時間點選擇仍然讓一些保守黨議員不滿。一名保守黨議員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我只是不理解,經濟正在好轉,為什麼不留出更多時間(讓民眾)感受到這一點?」兩名內閣部長也表達了對7月舉行大選的擔憂,稱選民可能還未感受到經濟正在復甦。

對於7月舉行大選的決定,工黨方面顯然比較開心。據報導,就在蘇納克講話的同時,有人在附近大聲播放工黨的新黨歌《事情只會變得更好》(Things Can Only Get Better)。而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當天在電視講話中也重點圍繞一個詞——「改變」。

「7月4日那天,你有了選擇,我們可以一起停止混亂,翻過這一頁,我們可以開始重建英國、改變我們的國家。」斯塔默說。他指責保守黨給英國製造混亂、破壞英國經濟發展,稱若是讓保守黨再執政五年,「事情只會變得更加糟糕」,而「英國值得更好的」。

資料圖: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圖/IC photo資料圖:英國反對黨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圖/IC photo

在2019年的英國議會選舉中,時任英國首相鮑里斯·莊臣領導的保守黨承諾快速完成「脫歐」,隨後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此後幾年,英國政治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混亂。2022年7月,莊臣因為一系列醜聞宣佈辭職。他的繼任者列斯聯·特拉斯出任首相僅49天,就因為倉促提出的「迷你預算」被迫辭職。

直到里希·蘇納克於2022年10月接任首相之位,英國政局才逐漸趨於穩定。蘇納克是英國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也是英國歷史上首位非白人首相。蘇納克上台之後將自己塑造為大膽的改革者,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改變保守黨的命運,但已深受重創的保守黨支持率遲遲難有起色。民調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半內,保守黨支持率始終落後工黨大約20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外界關於英國何時會舉行大選有各種各樣的猜測,但許多觀察人士都認為,工黨預計將以較大優勢贏得此次大選,結束保守黨持續十餘年的統治。而工黨領袖斯塔默很可能會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

這將是英國自1945年以來首次在7月舉行大選,也是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即位後首次舉行的大選。據BBC報導,白金漢宮22日表示,由於擔心分散民眾對於競選活動的注意力,王室將推遲競選期間的活動。

蘇納克宣佈大選日期後,英國議會將於當地時間5月24日暫停,並於下週四(5月30日)正式解散。這意味著,蘇納克只有兩天時間在議會通過新的立法,而他或許不得不放棄一些存在爭議的法案。議會解散後,英國將啟動為期五週的官方競選期。而英國選民將於7月4日走進投票站,選出新一屆英國政府。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