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棋協大師王紫璿:下一站,國家大師|競技新勢力

受父親影響,今年只有11歲的北京女孩王紫璿已經入選了象棋國家少年隊。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受父親影響,今年只有11歲的北京女孩王紫璿已經入選了象棋國家少年隊。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喜歡象棋的女孩不多,11歲的北京女孩王紫璿是一個。

受父親王迪布尼影響,王紫璿5歲開始接觸象棋,父女倆晚飯後喜歡擺棋玩兒。如今,象棋成了王紫璿唯一的業餘愛好,每天都會在家打譜(按照棋譜演練著法,是提高棋藝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週末一打就是幾個小時。2023年6月,王紫璿通過選拔賽入選國家少年隊,並參加了去年11月在美國候斯頓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少年象棋錦標賽,收穫U12女子組第三名。

當下,年輕一代棋手多是在AI(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成長的,王紫璿也會用AI輔助訓練,但又不會完全依賴它。在她看來,AI的著數都太精確了,棋手是無法每一步都這麼走的,如果死記硬背AI棋譜,下著下著很容易走壞。相比之下,其更喜歡《橘中秘》《梅花譜》《適情雅趣》這樣的經典古譜,同樣能從中學到很多實用的著數。

王紫璿

出生日期:2013年2月5日

年齡:11歲

學棋時間:6年

級別:棋協大師

學校:北京市東城區培新小學

主要成績:

2020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錦標賽8歲女子組第一名

2022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錦標賽10歲女子組第一名

2023年全國象棋少年錦標賽U10女子組第一名

2023年第四屆世界青少年象棋錦標賽U12組第三名

2024年北京市象棋少年錦標賽12歲女子組第一名

2024年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智力運動會U12女子組第一名

系統學習不到一個月,就拿下了冠軍

「來,擺上!」王紫璿五六歲時,父親王迪布尼便有意無意帶她接觸象棋,父女倆晚飯後時常擺棋玩兒。王迪布尼是一名象棋愛好者,曾獲得過北京市中學生象棋比賽冠軍。

剛開始那兩年,王迪布尼沒想讓女兒學成什麼樣,也沒打算讓孩子到外面參加培訓班。2020年暑假,父女倆天天在家擺棋,眼瞅著王紫璿棋力提升。一天下完棋,王迪布尼跟女兒說,「要不咱報個培訓班試試?」

正好北京棋院那段時間開設了象棋網絡課程,王迪布尼電話諮詢了一下。北京棋院象棋大師劉君帶著王紫璿試了一節課,發現這孩子有一定基礎,就把她留下了。之後兩年,王紫璿一直在北京棋院系統學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也很感謝棋院老師的多年培養。

系統學習象棋後,王紫璿連續拿下了多個冠軍。 受訪者供圖系統學習象棋後,王紫璿連續拿下了多個冠軍。 受訪者供圖

系統學習象棋不到一個月,王紫璿便參加了北京市象棋少年錦標賽,拿到了8歲女子組冠軍,第一次感受到了手捧冠軍獎盃的快樂。「因為保持著對象棋的樂趣,就這麼一直堅持了下來,水平也有了長進。」王迪布尼說。過去幾年,王紫璿已連續拿到北京市象棋少年錦標賽8歲、10歲、12歲女子組冠軍。

目前,王紫璿就讀於東城區培新小學五年級。每天放學寫完作業,便是雷打不動的打譜時間。週末沒比賽時,打譜時間會拉長到兩三個小時。幾年下來,《橘中秘》《梅花譜》《適情雅趣》《夢入神機》《自出洞來無敵手》這些經典象棋古譜,王紫璿打了不止一遍。

除了打譜,王紫璿週末還要比賽,通過比賽結識了很多象棋界的高手,時常會幫她複盤拆棋。個人賽之外,她偶爾還會和父親搭檔親子賽。被問及父女倆誰的水平更高一些,王紫璿說爸爸比自己稍微好一點。王迪布尼則笑著說,他很快就下不過女兒了。

王紫璿有時會和父親王迪布尼(右)搭檔參加親子賽。 受訪者供圖王紫璿有時會和父親王迪布尼(右)搭檔參加親子賽。 受訪者供圖

首次出國比賽,受時差困擾睡在棋盤上

去年6月在安徽亳州進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少年象棋錦標賽選拔賽中,10歲的王紫璿參加U12組別,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搭上末班車,順利入選國家少年隊。

2023年世界青少年象棋錦標賽在美國候斯頓進行,這是王紫璿第一次去國外參基比賽。入選國家隊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小女生有點兒高興不起來,去美國比賽一去半個月,她很糾結請假後功課會落下。之前國內比賽多在週末或假期舉行,基本不用跟老師請假。

在學校,王紫璿很少主動和同學、老師們聊起象棋比賽成績,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習上,她目前擔任班級宣傳委員,五年級還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學校和老師在得知其入選象棋國家少年隊後,在學校週一升旗儀式時特意點名表揚,老師們還打趣著說要找她簽名。

初次去國外參賽,王紫璿信心滿滿,但因為沒有經驗,一直飽受時差困擾。到候斯頓的第二天就要直接上場比賽,小女生時差還沒倒過來。第2輪比賽,更是一度忍不住趴在棋盤上睡著了。之後複盤,王迪布尼說第2輪不該輸的,但當時王紫璿受時差影響狀態太差,確實沒發揮好。

首次出國參賽,王紫璿飽受時差困擾,這也讓她對第三名的成績略有遺憾。 受訪者供圖首次出國參賽,王紫璿飽受時差困擾,這也讓她對第三名的成績略有遺憾。 受訪者供圖

最終,王紫璿獲得U12組第三名,所在的U12女子組也是中國隊唯一沒能奪冠的組別,冠軍歸屬於越南選手陳阮明姮。王紫璿對第三名的成績略感遺憾,「我還能再往前走走,提高一點。」

不過,這次參賽經歷讓王紫璿對象棋的國際形勢有了初步瞭解。她說整體水平中國隊還是佔優勢的,但越南選手很厲害,歐洲和美國下象棋的人很多,這次有不少選手參賽,「如果是職業棋手對職業棋手,國外選手肯定差一些。但目前我們這個年齡段,基本差不多。」

與AI相比,經典古譜中同樣能學到套路

「這幾年想過放棄嗎?」「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嗎?」「沒有。」

學棋這些年,王紫璿形勢一直往上走,成績也在不斷提升,每天都有新的知識吸收,也總有新的目標等她實現。目前,11歲的王紫璿已是棋協大師級別,下一步就是國家大師、特級大師。

日常學棋除了打古譜,王紫璿還會擺擺唐丹、王天一兩位特級大師的棋譜。趕上這兩位特級大師比賽,小女生會盯著直播軟件記下棋譜,回頭再去擺棋學習。

與王天一、唐丹這代棋手不同,像王紫璿這樣的年輕棋手多是在AI(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成長起來的。平時,王紫璿會借助AI訓練,但又不想完全依賴它,「AI非常智能,走的著數比棋手要精準很多,但我覺得AI的著數棋手不能完全採用,因為它每一步都走到了非常好的位置上,棋手是不會每一步都這麼走的,容易走壞了。」

王紫璿說會利用AI去幫助拆棋,但不會特意背它的棋譜。她說棋手下棋多少都會有些失誤,這樣比賽才更好看。相比之下,王紫璿還是喜歡背那些經典的古譜,同樣能從中學到很多套路。

和AI相比,王紫璿更喜歡看那些經典的古譜。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和AI相比,王紫璿更喜歡看那些經典的古譜。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棋類是一項智力運動,需要極強的計算力,王紫璿說很費腦子。被問到和學習相比,哪一個更費腦子時,小女生想都沒想:「都挺費腦子的,但學習更費腦子。」如今,課外打譜已經成為王紫璿的興趣,前幾年她還喜歡繪畫,後來慢慢放棄了,象棋成了她唯一的愛好。

生活中,王紫璿是個開朗的女孩,喜歡交朋友,不過一坐到棋盤前,注意力馬上就收回來了,臉上也看不出任何表情。有時一盤棋要下三個小時,她也能做到全程專注。每場比賽完看著排名往前提了點兒,小女生就很開心,她喜歡一個個小目標實現後帶來的快樂。在通往特級大師的路上,王紫璿定了很多個小任務,最近的一個是要在今年全國象棋少年錦標賽中攻入前三名。

新京報首席記者 孫海光

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