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探訪大山深處的精神障礙托養中心

在房山區國家地質公園十渡仙棲洞風景區內,有一所佔地210畝、核定床位350張的托養中心——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以下簡稱「托養中心」)。這裏接收穩定期精神障礙人員,提供托養託管服務,精神障礙患者在此被稱作「學員」,機構內也見不到「精神病」「精神障礙」或其他諸如此類的字眼。

走進這家位於大山深處的托養中心可以看到,寬敞的院子裡擺著數張長凳和搖椅,午睡結束的學員坐在樹下唱歌,粗壯的樹幹上還掛著幾隻栩栩如生的鬆鼠模型。開放式託管托養、專業的康復治療,使得一些學員在這裏恢復了自理能力,甚至能正常工作了。

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內,學員們在大樹下乘涼,醫護人員在一旁照護。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內,學員們在大樹下乘涼,醫護人員在一旁照護。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

「紅馬甲」激活「學員」的熱情

「無數精神障礙患者出院後,家人沒有能力看管,社會上又缺乏精神障礙患者的託管托養機構,造成患者陷入出院、復發、再住院、再復發的惡性循環,並最終因病致殘致貧,讓人痛心。」托養中心負責人郭勇表示,這也是他創辦托養中心的出發點。

托養中心成立於2021年。如今,這裏集醫療、託管、康復三大功能於一體,既有治療室、藥房,提供專業醫療服務;也有托養區域,配備350張床位;還有閱讀室、活動室,學員可以閱讀、打檯球、唱歌;後山大片的菜地裡種著小蔥、豆角等蔬菜,果園內也有棗樹、柿子樹和蘋果樹等果樹,學員們可以在種菜、摘果等多樣的活動中試著慢慢康復。

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菜地裡種著小蔥、豆角等各類蔬菜,學員可在此種菜、摘果,有助於康復。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菜地裡種著小蔥、豆角等各類蔬菜,學員可在此種菜、摘果,有助於康復。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

在郭勇看來,精神障礙患者就像是「來到小狗世界的小貓」,「他們需要適應小狗世界的規則、規範。」郭勇說,尊重精神障礙患者是精神康復的必要前提,這裏提尊重與平等,稱患者為「學員」,稱工作人員為「老師」,學員要學著正確服藥和康復,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提供服務和幫助。機構內也見不到「精神病」「精神障礙」或諸如此類的字眼,開放式託管托養的溫情代替了監護隔離的冰冷,學員們沒有統一著裝,都穿著便服。

新京報記者在參觀時看到,有的學員圍坐在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高聲歌唱;有的聚精會神地打著檯球;也有學員主動與來此參觀的人打招呼,狀態和常人別無二致。值得注意的是,有學員身上套著紅色的馬甲,據郭勇介紹,為激勵學員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踴躍參加康復活動,托養中心每月評選「優秀學員」「最美義工」。作為對「優秀學員」「最美義工」的獎勵,中心每週組織他們外出旅遊,拓展訓練活動。「大家非常高興,踴躍參加,積極配合仙棲穀的各種康復活動,效果顯著。」郭勇說。

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診室內,學員接受醫生問診。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診室內,學員接受醫生問診。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

大學生走出陰影「向陽而生」

郭勇注意到,由於社會普遍的誤解、歧視與偏見,很多精神障礙患者及監護人都不敢面對現實,不承認患者有病並拒絕治療。「實際上我國治療精神疾病的技術非常成熟,70%以上的患者只要及時且堅持接受治療,病情都會得到康復、改善甚至是治癒。」

據瞭解,家住朝陽區的患者張先生,患有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生活不能自理,其父母均是肢體重度殘疾,母親一度處於精神崩潰邊緣。後來張先生入住托養中心,經過醫護人員半年的精心護理及康復老師的系統培訓,不僅生活已能完全自理,還積極參與日常義務勞動,踴躍參加體育鍛鍊,禮貌待人,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為窘迫的家庭帶來了希望。

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餐廳,工作人員正在為學員備餐。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北京仙棲穀精神障礙托養中心餐廳,工作人員正在為學員備餐。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

大學生小安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一度對生活感覺絕望,且不配合治療。後來,經過托養中心醫護人員的悉心照護及康復老師的系統培訓,小安成功走出陰影,積極配合治療,康復效果良好,並能在托養中心做些輔助性的文秘工作。近期,以小安為原型的微電影《向陽而生》獲得北京國際電影節微電影一等獎,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為更好地促進學員康復,托養中心將開展特色藝術療愈活動。「我們將結合托養中心實際情況,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的支持下,組織學員開展新時代、新生活、新年畫活動;在專業俄羅斯麵包師指導下學習麵包製作技術;結合當地特產製作柿子麵條、鐵棍山藥麵條;繼承傳統技藝,製作純天然綠色豆製品。」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陳靜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