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颱風「艾雲尼」可能於本週末生成,已遲到兩個多月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從目前的衛星雲圖上看,在帕勞(位於西太平洋的國家)附近有個熱帶擾動,未來2到3天,這個熱帶擾動將發展增強,可能在本週末發展為今年1號颱風「艾雲尼」。

從氣象歷史數據來看,常年首個颱風平均生成日期為3月中旬,今年的颱風來得格外晚。不過,它的名字早已取好。記者瞭解到,颱風有140個名字可以輪番使用,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還會被「除名」。

從目前趨勢來看,熱帶擾動系統還在發展中。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供圖從目前趨勢來看,熱帶擾動系統還在發展中。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供圖

熱帶擾動系統發展中,或生成今年第1號颱風

常年首個颱風平均生成日期為3月中旬,今年已經「遲到」了兩個多月。曾經還有1號颱風直到7月9日才生成,比如1998年的「妮蔻兒」。據預報,本週末今年第1號颱風「艾雲尼」可能會出現。從目前趨勢來看,熱帶擾動系統還在發展中,這個擾動後期對我國陸地應該沒什麼影響。

從歷史上看,我國全年都有颱風生成,夏秋季節是我國的颱風「高發季」,冬季颱風生成數量會比較少。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表示,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來自西太平洋和南海,活躍期是6月到11月,生成最多的主要集中在7月到10月。

張玲介紹,颱風是由活躍的熱帶對流經組織化以後形成的逆時針旋轉的渦旋,一般來講,南海季風平均爆發在5月中下旬,之後向南海和西太平洋輸送大量的水汽和能量,構成颱風最主要的水汽和能量來源之一,同時,夏季在西太平洋和南海還受副熱帶高壓系統的控制。季風條件比較好,副熱帶高壓也比較強,就有利於熱帶對流的發展,從而形成有組織的逆時針旋轉渦旋的頻率就更高。

颱風是夏季常見的天氣系統,因其強風暴雨的特點,破壞力巨大,經常給沿海各地帶來巨大災害。目前,我國將颱風預警信號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級。

颱風破壞力驚人,但並非百害而無一利。颱風攜帶的充沛水汽和大範圍、長時間的活動,可以帶來緩解旱情的降水、消除長時間的晴熱高溫,風力發電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外圍風圈範圍和活動軌跡,抓住有利時間窗口,增加風力發電作業、提高生產效率。

今年第1號颱風為什麼叫「艾雲尼」?

今年第一個颱風還沒來,為什麼名字都確定好了?據瞭解,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颱風,美國軍方在關島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戰時習慣給各颱風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

為了幫助人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1997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年度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確立一張新的命名表。

這張新的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1個成員國和3個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颱風中文名字的命名,由我國氣象局與香港和澳門的氣象部門協商後確定。

由於國家和地區眾多,每個地方取的名字風格都不同。我國起的颱風名字多來自神話,如悟空、電母、海神、風神等,也有木蘭、海棠等經典的文學意象;香港和澳門起的颱風名字,多截取生活中的美好細節,如貝碧嘉(一種生奶布丁)、煙花、蝴蝶、彩雲;日本提供的10個颱風名字多是星座,如蠍虎、圓規、鯨魚、摩羯;東南亞國家多以自然界動植物的名稱來命名颱風,如鸚鵡、桑達(鳥)、聖帕(淡水魚)、燦鴻(熱帶植物);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菲律賓給颱風起的名字以動詞、形容詞、副詞居多,比如「黑格比」的意思「鞭打」,盧碧的意思是「殘酷」。

ESCAP/WMO颱風委員會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註釋。中國氣象局官網截圖
ESCAP/WMO颱風委員會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註釋。中國氣象局官網截圖ESCAP/WMO颱風委員會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註釋。中國氣象局官網截圖

命名表裡的140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如今年的第一號颱風「艾雲尼」(Ewiniar),由密克朗拿度西亞提供,意為「密克朗拿度西亞楚克島(Chuuk)傳統的風暴之神」。

颱風的命名除了名字,還要有編號。颱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我國從1959年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一般情況下,事先製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複一年循環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也會做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他的颱風同名並混淆,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由原提供國或地區重新推薦。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