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直面人才需求「晴雨表」,上海高校「跑步」適配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去年下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對不少滬上高校而言,圍繞學科專業調整的「加減法」,直接意味著佈局之變、專業之變和育人之變

不少高校都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

6月初的高考之後,招生大戰一觸即發。優化學科佈局,增強對考生的報考吸引力,滬上高校的「角力」已然開始。

到上海師範大學採訪,一位負責人的話讓記者印象深刻:「此輪專業調整力度之大,在學校70年的辦學歷史上從未有過。」近三年,上海師範大學已接連停招了包括保險學等在內的11個專業,其中,2023年一年就停招7個專業。與此同時,該校也新增了機器人工程以及運動訓練兩個新專業。

高校本科專業的動態調整,素來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加快專業「新陳代謝」的步伐,在做好「加法」的同時也做好「減法」,按照一些教育界人士的觀察,在這一輪動態調整中,不少高校都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契合度,為未來產業發展備好人才提前量。

讓學科跟著產業走,讓專業圍著需求轉

今年3月以來,兩份文件引起滬上教育界人士關註:一是教育部發佈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增設24種新專業的同時,調減了一批老舊專業;另一方面,上海市教委也發文要求「動態調整高等學校招生結構規模」,壓縮淘汰一批社會需求趨勢減弱、不適應行業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點和學位點。

談及本科招生專業的調整,不少高校相關負責人有類似的感受:隨著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尤其對標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新需求,落實在人才培養上,對多學科交叉、多技術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這也倒逼著高校專業「跑步」適配,進一步彰顯學科專業佈局的賽前分析性和引領性。

「一定要讓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上海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曹守啟直言,這一點,對地處臨港的高校而言,感觸尤深。統計顯示,近三年,該校在臨港就業學生人數每年以20%至30%的增幅持續增長。該校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孫紅剛介紹,這些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以及生物醫藥行業就業,這與臨港新片區的發展緊密相扣。

另一方面,就業利好也給學校的學科佈局帶來啟示: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近年來,上海海洋大學接連「上新」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本科專業。以人工智能專業為例,主要是圍繞和服務智能車聯網等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當下,學校每年都會與臨港企業聯合開展1至2期卓越工程師培養班。

同處臨港新片區,上海電機學院近三年也新增了機器人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上海電機學院就業辦主任張躍輝告訴記者,學校的專業「上新」與臨港的產業佈局高度關聯。「臨港坐擁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上飛飛機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亟需一批大飛機領域的優秀人才。也正因此,學校開設了飛行器製造工程等專業。」讓學校驚喜的是,聽聞新專業布點的消息後,有企業求賢若渴、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和學校聯手培養人才。此外,今年也是上海電機學院第二年與春秋航空合作開設訂單班。目前,首批訂單班畢業生已百分百到崗。

加快調整優化力度,持續做好「加減法」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去年下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對不少滬上高校而言,圍繞學科專業調整的「加減法」,直接意味著佈局之變、專業之變和育人之變。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近三年來已新增了車輛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以及智能製造工程等新專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三年來也新增了人工智能、國際經濟發展與合作等新專業;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2022年新增數字經濟、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去年停招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今年又停招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上海商學院教務處處長熊平安介紹,該校於2021年新增酒店管理、電子商務兩個中外合作本科專業,2022年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而2023年該校申請撤銷了英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今年又停招了廣告學和園林專業。

而面向2024級本科新生,上海商學院還有更多新動作:整合原商務經濟學院和財務金融學院,組成新商務經濟學院,提升應用經濟學學科優勢和專業影響力。此外,該校還將對部分專業進行調整、升級。比如,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劃入工商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劃入商務信息學院,通過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強化信息技術對專業的「賦能」。

專業上新很「卷」,但不宜跟風逐熱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除了來自頂層設計層面的因素,這一輪調整顯然還受到了考生和家長「用腳投票」的影響。比如,隨著一些傳統行業的沒落,相關專業招生分數連年直降,而與朝陽行業沾邊的專業,分數水漲船高。

「如今,高校在專業新陳代謝方面很‘卷’,都在爭取開設新專業。」一位高校教務處負責人談到,不僅國家和市級層面連續下發文件,指導高校做好學科專業動態調整,各高校自身也希望結合本校特色開出一批產業急需的新專業,及時調整撤銷一批就業不理想的「過氣」專業,讓招生和就業的「成績單」更好看。

事實上,的確有高校嚐到了甜頭。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近年來,該校立足特色,在持續上新專業的同時,也停招了一批老舊專業。結果顯示,該校在山東、江西、遼寧等地生源排名提高了約10%。

「過去十多年來,有些高校專業設置幾乎無變化,已經不能適應產業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在招生中也失去了優勢。」不過,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提醒,「高校專業設置也不能盲目跟風逐熱,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一校一策做好加減法。」她認為,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有週期性,緊缺人才培養則相對急迫。對高校而言,尤其需要做好預判和研究,保持賽前分析性。「不論是高校還是考生、家長,都不能過於急功近利。」      

文:本報記者 吳金嬌

圖:周俊超

編輯:施薇

責任編輯:樊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