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產業標準化,助力銀髮經濟蓬勃發展 | 新京智庫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食物與營養健康科學指導中心主任李海燕解讀《食藥同源預製菜營養與質量標準規範》。

新京報訊 (記者鄭偉彬)5月24日,由中國老齡協會指導,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新京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老齡產業發展論壇在京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銀髮經濟的市場機遇與發展趨勢」。會上,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食物與營養健康科學指導中心主任李海燕對《食藥同源預製菜營養與質量標準規範》進行瞭解讀。該標準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預製工作委員會和農業農村部食物營養所等單位聯合發佈。

發佈會上,李海燕對規範內容進行了介紹。她表示,預製菜產業與銀髮經濟息息相關,尤其是在精準營養和養老食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李海燕強調,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銀髮經濟進入黃金時代,預製菜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預製菜產業自2021年以來呈現爆髮式增長。據統計,2021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20%;2022年市場規模繼續增長20%,被稱之為「萬億航道」。預製菜因其便捷性和營養價值,受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和年青人的青睞。

不過,李海燕也表示,預製菜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和質疑。為此,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於2024年3月聯合發佈文件,對預製菜的定義、添加劑使用、生產過程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範。規範明確,預製菜必須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為原料,不添加防腐劑,經過工業化預加工,並符合特定的儲存運輸條件。

《食藥同源預製菜營養與質量標準規範》的出台基於深入調研,曆時一年多。規範遵循科學性、可操作性和規範性原則,內容涵蓋營養素定義、產品質量要求、生產過程、包裝標籤等多個方面,旨在確保預製菜產品的安全性和營養價值。

李海燕特別提到,規範中對預製菜的分類、食用方式、功能性原料等進行了詳細定義,對質量要求進行了嚴格劃分,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微生物、真菌毒素、寄生蟲、汙染物、農殘藥殘等八個部分。生產過程中的明確要求,以及包裝和標籤的規範,確保了預製菜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全鏈條安全。

此外,李海燕還介紹了預製菜標準的整體思路,指出該規範作為一個母標準,涵蓋了各種預製菜的基本要求和標準,為行業製定了統一的規範,未來將有更多具體標準細化到各類食材和菜品中。

通過標準化的推進,預製菜產業將迎來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李海燕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機會為銀髮經濟服務,助力銀髮經濟的蓬勃發展。

編輯 柯銳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