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綠色金融論壇:氣候變化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威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白華兵)5月24日,在清華五道口全球綠色金融論壇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經濟金融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環境和氣候因素可能會演化為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金融風險,也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威脅,這已經成為全球多數央行的共識。」

清華五道口全球綠色金融論壇5月24日舉辦。受訪者供圖清華五道口全球綠色金融論壇5月24日舉辦。受訪者供圖

為了應對環境風險成為金融風險一個重要源頭的挑戰,清華五道口全球綠色金融論壇邀請到了來自學術界、金融業界以及監管層的眾多知名學者及領軍從業者,就碳中和、氣候變化等核心議題展開研討。大家共同探討了將氣候變化相關風險、自然災害相關風險以及轉型過程中的風險納入宏觀經濟模型構建和預測、金融部門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具體方法。

當前,在世界經濟加速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氣候變化、生態危機等環境問題愈發凸顯其重要性。環境風險對金融風險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致辭中表示,全球氣候變化目標實現的關鍵,第一是技術革新,第二是政策創新與落實,第三是實踐。清華五道口全球綠色金融論壇既有全球中央銀行及監管機構(NGFS)的經濟金融專家,也有清華大學的工程、技術和金融領域的教授,還有我國非常優秀的新能源領域的實踐者和企業家。這個論壇中外交融、理論聯繫實際,體現了清華的風格。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近年來,全球各國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及零碳轉型方面的行動明顯增強,但仍然面臨許多有待研究和探索的難題。從中央銀行到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等都對氣候變化以及經濟的轉型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有很多問題都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在宏觀方面,低碳轉型和氣候變化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就業的影響;轉型風險影響市場和金融穩定的渠道和程度。在微觀方面,金融機構如何準確評估和應對轉型風險;如何推動ESG問題更廣泛地納入投資決策過程。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將有助於相關政策的完善和淨零碳轉型行動的推進。」 王信說道。

編輯 趙方園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