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舉辦勞動主題音樂會,學生演唱自創自編的食堂交響樂

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2024年是中國音樂學院建校60週年。5月24日,記者從中國音樂學院獲悉,以「勞者自歌」為主題的中國音樂學院勞動主題音樂會日前成功舉辦,百餘名師生現場演唱了勞動號子、自創自編歌曲等作品,以歌聲致敬勞動者。

中國音樂學院舉辦了勞動主題音樂會。學校供圖中國音樂學院舉辦了勞動主題音樂會。學校供圖

今場音樂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音樂盛會,是學校在勞動教育與音樂專業教育融合道路上的創新探索,更是學校在落實「五育」並舉,深化「五育」融合中的創新實踐。音樂會將勞動教育與音樂專業緊密結合,用音樂詮釋勞動、展現價值,共分為「勞者歌其事」「勤學精藝」「為人民而歌」「為時代而歌」四個篇章。

其中,第一篇章「勞者歌其事」,以傳統的勞動號子為引入,選取了陝北、黑龍江、貴州、湖南四地具有代表性的四首勞動號子,生動再現了勞動人民在田間地頭、江河湖海等地辛勤勞動的場景。該校音樂學系教授趙曉楠作為本篇章的講述人,通過講解、演唱、教學等形式,加深了觀眾對勞動號子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的理解。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趙曉楠為觀眾講解勞動號子作品。學校供圖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趙曉楠為觀眾講解勞動號子作品。學校供圖

「勤學精藝」篇章則以校園勞動場景為依託,由學生社團小莎戲劇社、阿卡貝拉社Real Voice人聲樂團,國樂系打擊樂專業本科生、各院系學生代表,以及保衛處、食堂、宿舍、琴房工作人員共同精彩演繹。演出曲目既有學生自創、自編的食堂交響曲《鍋碗瓢盆之歌》、琴房努力曲《專業介紹歌》,也有富有溫情和歡樂的宿舍協作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校園歡樂曲《上春山》,生動展現了食堂、琴房、宿舍和校園里各方面的勞動場景,唱出了「國音青年」特有的勞動故事,為整場音樂會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學生們現場演繹自創自編的食堂交響曲《鍋碗瓢盆之歌》。學校供圖學生們現場演繹自創自編的食堂交響曲《鍋碗瓢盆之歌》。學校供圖

第三篇章演出了《擁軍花鼓》《南泥灣》《夫妻識字》《清粼粼的水藍盈盈的天》等該校首任院長安波、首任副院長馬可的代表作品,以此向學校60週年校慶獻禮。第四篇章採取了音詩畫詩朗誦的形式,來自九個院系的九名學生代表聯袂呈現了《逐夢新時代 揚帆向未來》節目,音樂會接近尾聲時,全場觀眾共同演唱了《我們都是追夢人》。

記者從學校獲悉,今場音樂會的籌備曆時兩個月,共進行了2次整體綵排和30餘次分板塊排練,每個細節都凝聚了團隊的辛勤勞動。同時,音樂會參演人員眾多,集結了學校的老藝術家、優秀校友、管理服務部門工作人員以及9個院系學生共計130餘人,其中低年級學生佔比達60%。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