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專家學者共話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發展

中新社深圳5月24日電 (張璐)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以「人文灣區機遇灣區」為主題的分論壇24日在深圳舉行,來自內地(大陸)與港澳台的專家學者與企業界代表共聚一堂,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和共建人文灣區建言獻策。

「大灣區非常重視人文和藝術的發展,曾經的‘嶺南畫派’開風氣之先,他們在這塊土地上耕耘和勞作,大灣區給藝術家們提供了很多機遇。」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說。

5月24日,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以「人文灣區機遇灣區」為主題的分論壇在深圳舉行。圖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發言。(主辦方供圖)

「30年前,我為深圳創作城市雕塑《蓋世金牛》,是想表達‘牛’的那種創業精神。」韓美林說,「在我看來,大灣區的這股‘牛勁’,歸根結底,是為了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是為了推動文化與文明的進步。」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圍繞「發揮區域優勢,緊抓文化複興的香港機遇」作主題發言。

5月24日,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以「人文灣區機遇灣區」為主題的分論壇在深圳舉行。圖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發言。(主辦方供圖)

霍啟剛認為,在塑造和建設豐富人文精神灣區中,香港應該發揮「四個優勢」,一是自身的人才、制度和國際性優勢,用中華文化元素在香港落地、創造、推廣並和國際接軌;二是產業協同發展優勢,以「文化+物流」優化大灣區保稅倉協調,提供藝術品倉存展示空間,以「文化+金融」發展文化估值、保險和融資,讓香港成為文化獨角獸的搖籃;三是國際會展優勢,通過香港書展、國際授權展、國際影視展Filmart等,加強人才聚集和知識產權交流;四是區域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比賽品牌和表演節目,推動文化出海。

「在大灣區,港澳是嶺南文化出海的橋頭堡。」星競威武集團董事長兼CEO何猷君說,「港澳是‘一國兩制’政策的旗幟,也是大灣區形象展示的窗口和文化融合的平台,這是灣區的獨特優勢,也是未來的機遇。」

談及澳門在建設人文灣區發揮的作用時,何猷君表示,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是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粵港澳大灣區一直髮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