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2024年「京」彩行動啟動,將深入推動與首都高校交流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24日是「‘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啟動一週年的日子,「‘京’彩文化·青春綻放」暨北京人藝「致敬與傳承」大學生戲劇展演也在這一天正式拉開大幕,這也標誌著北京人藝2024年「京」彩行動的全面啟動。

「‘京’彩文化·青春綻放」暨北京人藝「致敬與傳承」大學生戲劇展演海報。「‘京’彩文化·青春綻放」暨北京人藝「致敬與傳承」大學生戲劇展演海報。

本次展演活動落實「京」彩行動中的文藝行——「大團小團手拉手」項目,深耕校園戲劇,大團帶小團,把優質的戲劇文化資源送入更多的大學,讓更多的大學生走進劇場。在戲劇排演中,體驗戲劇、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展演活動從策劃、籌備、輔導到開幕,3個多月的時間里,十一所高校與人藝通力配合,為參與活動的高校學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戲劇教育課,把美育教育落在了實處。

首都師範大學唳天劇社演出北京人藝經典劇目《窩頭會館》片段。

中國傳媒大學排演的根據契訶夫經典作品《海鷗》改編的富有青春氣息的劇目《海鷗,海鷗》,首都師範大學排演的北京人藝經典劇目《窩頭會館》片段,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排演的經典劇目《黑色的石頭》片段,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排演的原創劇目《我們的半半人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排演的全女班改編劇目《陪審團》,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排演的詩劇《齊迪拉維杜華》,外交學院排演的關於人與自然話題的原創劇目《五隻獅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演的講述「兩彈一星」元勳屠守鍔先生的原創劇目《百年守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排演的改編劇目《春閨夢·續》,清華大學排演的諷刺劇《五好家庭》這10部由高校學生主創、人藝專業團隊輔導的戲劇作品,從5月24日起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和北京人藝實驗劇場輪流上演。

北京人藝黨組副書記周彤代表北京人藝回顧了「‘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開展以來北京人藝的舉措和活動情況。

北京人藝黨組副書記周彤代表北京人藝回顧了「‘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開展以來北京人藝的舉措和活動情況,並介紹了北京人藝2024年將繼續推出的「戲劇的力量——北京人藝進高校」等「‘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的系列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易代表參與「京」彩行動高校表示,「本次展演活動是在北京人藝指導下,帶動在京高校青年學生獻上首都戲劇文化大餐的一次全新嘗試,為推動首都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開闢了新路徑、積累了新經驗。」

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的學生代表全體參演學生在發言中表示,這次活動讓學生們「不僅學到了藝術的技巧,更學會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用藝術去表達情感,用文化去塑造自我」,同時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在新時代中多方探索、提升自我,用青春的聲音致敬經典、傳承文化,擔起時代大任,講好屬於年青人的、綻放的青春。」

活動現場還為11所高校代表頒發了參演榮譽紀念證書。之後中國傳媒大學白楊劇團和首都師範大學唳天劇社分別演出了原創作品《海鷗,海鷗》和北京人藝經典劇目《窩頭會館》片段。

中國傳媒大學白楊劇團演出了原創作品《海鷗,海鷗》。

接下來北京人藝將以「戲聚高校佳作有約」為主題,舉辦學生公益場,推進優秀劇目走進校園,以「大團小團手拉手」為主題,組織展覽展示、人藝講堂、藝術輔導、「非常有戲」戲劇沙龍等活動,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將通過為大學生排演戲劇、組織策劃大學生高水平戲劇邀請展演、向高校開放公益品牌項目名額、深化非常有戲座談會、舉辦短期大學生戲劇夏令營等更多形式多樣、內容充實、符合當代大學生思想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其中,同時與結對共建學校深化合作模式,推進高校戲劇美育課程框架體系搭建。

活動現場還為11所高校代表頒發了參演榮譽紀念證書。

今年是「‘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推出的第二年,北京人藝將不斷深入推動與首都高校的交流互動,推動藝術與高校深入融合,以「京」彩行動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目標任務為指導,發揮專業優勢,攜手高校共創校園戲劇精品,通過把優秀文化資源送進校園、把高校學生請進劇場等方式,深度參與首都文化建設,紮根大學校園實際,讓戲劇教育與更多的高校深度融合,在生動實踐中雙向賦能、教學相長、收穫成果,為推動首都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全面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