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3000年前神秘「獲國」驚現,王城什麼樣?

2017年

在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北部

考古發現了一座

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遺址

姚河塬遺址

它的存在歷史

從西周早期延續至春秋早期

貫穿整個西周王朝

考古人員陸續清理出

高等級墓葬區、鑄銅作坊區

並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器

以及玉石器、瓷器、骨角牙蚌器等

幾座帶墓道的「甲」字型大墓

標誌著

此處安葬著西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君

《左傳》記載

周王室採用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管理模式

把土地分封給

周王室後裔、功臣、殷遺民等

為周天子鎮守疆域

姚河塬遺址

是目前已知的西周最西北的諸侯國所在地

學術界此前普遍認為

西周中期已失去對西岸邊疆的控制

周人開始向東退守

姚河塬遺址的發現

顛覆了這一共識

並標誌著

西周文化和統治勢力

已到達六盤山腳下

由於史書中沒有記載

考古人員最初無法判定

這座諸侯國的名字

直到在編號為M13的「甲」字型大墓裡

發現了一塊卜骨

上面有「入戎於獲侯」的刻辭

即「把抓獲的戎人敬獻給獲侯」

才揭開「獲國」神秘面紗

目前 經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確認「獲國」城址面積約92萬平方米

建在便於防禦的斷崖之上

三條河流在此交彙

水源充足

城牆和護城壕將整座城址

分為王室、貴族居住的東城(內城)

和平民百姓生活的西城(外城)

姚河塬遺址曾入選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評委專家給予了

「五個最西北」的評價

即「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

「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

「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

「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

「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

目前

考古人員仍在發掘

「獲國」城牆和建築基址

這座最西北的西周諸侯國

曾是怎樣璀璨輝煌?

下期一同揭曉

  策劃:劉紫淩

  監製:張桑治紅

  記者:馬思嘉、馮開華

  剪輯、海報製作:楊植森

  新華社寧夏分社塞上工作室製作

  新華社音影片部出品

  鳴謝:姚河塬考古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