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今年招生3900人,對新生採用「六重構」培養方案

5月25日,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聯合諮詢會吸引了近4000名考生和家長參加,各招生單位在招生諮詢現場進行互動答疑。據悉,2024年北郵將面向全國31個省份招生,招生計劃總數為3900人,招生政策較往年保持總體穩定。

記者瞭解到,北郵對今年秋季入學新生採用的是2024版培養方案,新培養方案重構了思政教育體系、課程教學體系、素質教育體系、創新教育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多元培養體系。其中,面向全校所有專業構建了「人工智能通識課+AI與專業交叉課程」的課程新體系。

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聯合諮詢會現場。受訪者供圖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聯合諮詢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新增「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

「我們深入開展了六個‘破’育人實踐改革。具體來說,就是要破知識邊界、破院系邊界、破校際邊界、破校企邊界、破校地邊界、破數實邊界。」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坤表示。

徐坤介紹了北郵今年招生工作的六大亮點。一是面向2024級全體本科新生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賦能的育人體系;二是新調整組建「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新增「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三是新增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聯合學士學位培養項目,聯合開展金融科技+會計學、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三大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四是學校基於教育部「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和計算機「101」計劃平台,創新「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選才育才機制,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五是未來學院「元班」招生計劃增至220人;六是瑪麗女王海南學院招生計劃增至200人。

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續梅透露,學校將面向70週年校慶啟動實施「123上台階計劃」。「學校將通過持續強化高質量黨建,深入推進文化育人工程、數字教育工程,實現在教學成果、科研經費、引育人才等方面的新突破。」

建設面向科技和產業前沿技術的微專業

「今年秋季入學新生採用的是2024版培養方案,該版培養方案不是原有培養方案的簡單修訂而是重構。」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卞佳麗指出,學校將實施「六重構」舉措,重構思政教育體系、課程教學體系、素質教育體系、創新教育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多元培養體系。

其中,該校面向全校所有專業,構建了「人工智能通識課+AI與專業交叉課程」的課程新體系,即在低年級開設人工智能導論、計算概論、設計思維、領導力與可持續發展等人工智能通識必修課程,在高年級開設AI與專業相關的交叉專業課程群(5-6門)。各專業「畢業最低學分」不超過160學分,留給學生更多「想與做」的時間。

同時,卞佳麗介紹,學校進一步完善由八大素質教育課程模塊構成的公共選修課程體系建設,加強「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藝術熏陶與審美體驗」「生命環境與綠色生態」等課程模塊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另外,以大創訓練項目、競賽獲獎等「真金白銀」創新實踐成果為核心累計創新學分,做實創新能力培養。大力建設科教融彙、產教融合的綜合類、創新類、設計類挑戰性實驗,實現「一院一計劃」,即每個工科專業至少開設一門貫通四年、逐級提升的綜合類項目式實踐課程,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和創造力。

此外,為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北郵鼓勵學生跨學科專業學習,建設面向科技和產業前沿技術方向的微專業,通過敏捷學習快速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