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麥田放風」尋自然野趣,「隴上踏歌」覓詩意田園

初夏時節,在微風輕拂下,成片的麥子翻滾成麥浪,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仿若走進了自帶美顏濾鏡的漫畫世界。近期,無錫「風吹麥浪」的浪漫景色更是在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刷屏」,久居城市的人們或相約鄉野打卡「寶藏村咖」,或去田間體驗揮鐮割麥的勞動樂趣,或在麥田邊支一頂天幕、捧一本書感受赴一場清新治癒的約會,開啟一場又一場美妙的「豐收」之旅。

「麥田放風」尋自然野趣

眼前是大片金色的麥田,抬頭可見藍天白雲,耳邊是麥穗沙沙作響,不遠處是美麗鄉村……類似這樣麥浪滾滾的「田園大片」在太湖水稻示範園、港南村北古莊彩雲裡、鬥山生態園區、洛社尚田小鎮附近、馬山渡假區、玉祁農業園區、山水城雪浪山下等鄉村田園隨處都可以領略到,吸引了不少市民尤其是拍客前去打卡。

「喜歡詩和遠方,更喜歡在田里奔跑。」這是一家新開在徐霞客鎮方園社區高標準農田里的露營咖啡館牆上書寫著的文字。開業不到2個月,這家可以圍爐煮茶、咖啡雞煲、露營團建的田間咖啡館就吸引了不少人打卡。「等風來,不如追風去。鏡頭裡的麥田就是初夏最好的文案。」週末,帶著家人和孩子前來「放風」的婷婷說,一家人在天幕下吹吹風、聞聞麥香、吃吃雞煲、喝喝咖啡,全身心都放鬆下來了,「真的很愜意,田園景色很美、很出片。孩子見識到了農作物是怎樣長成的,還能在田里‘放電’」。

時下,開在鄉間村野的咖啡館漸漸多了起來,為鄉村帶來了人氣和財氣。據瞭解,徐霞客鎮方園村這棟建築原先只是一處閑置已久的農房,趁著去年高標準農田改造,村里將房子租下來後進行了改造並租了出去,盤活了閑置資產,也增加了一定的村級收入。「現在各村看到方園村這處咖啡館比較成功,也有了一些想法。我們會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先將各村的基礎設施提升起來、環境打造起來,之後各村將結合自身特點因地製宜引進一些新業態、新景觀,再將各村的點位串珠成鏈,更好地促進鄉村三產融合發展。」徐霞客鎮農業產業科負責人說。

最近「火出圈」的還有位於立信大道和干城路交彙處的一片麥田,金色的麥子、碧藍水泊和綠樹相映成趣,這片位於城市里的麥田也被網民稱為「田園景色天花板」。麥田深處,拿著陽傘、草帽、花束、氣球等各種道具「拍拍拍」的市民一波接著一波。「聽說麥子快要收割了,趕緊過來看看。這裏雖然不是景區,卻有景區沒有的田園悠閑,讓人有種誤入‘宮崎駿漫畫世界’的感覺,航拍起來更美。」攝影愛好者王先生正操控著無人機航拍這片麥田的美景,他是被社交平台上的帖子種草後特意開車過來打卡的。離開喧囂的城市,沉浸在自然風光、田園美景和泥土芬芳中,露營、放風箏、嬉戲遛娃、徜徉散步,是久居城里的人們所嚮往的「詩和遠方」。而不用遠行就能覓得的自然野趣和「城市草原」,則在這片由閑置空地複綠重塑而來的麥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隴上踏歌」覓詩意田園

當藝術遇到泥土味,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週六下午,一場「麥香悅讀市集」在山水城葛埭橋一處麥田中美好上演。

舞蹈、音樂、詩詞、光影……除了莊稼,田野還盛產美妙的文藝作品,給人們帶來了諸多藝術的享受。百畝麥田邊支起的「多巴胺文化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漆扇、文創、咖啡、小吃等好吃又好玩;金色的麥田間,巨大的稻草人和熱氣球格外醒目,人們紛紛上前打卡合照;不遠處,一群身著傳統服飾的小小「禾」夥人在麥田中有模有樣地揮舞鐮刀、親手割麥,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勞和不易;夕陽西下,金色的麥田里光影交錯、樂聲悠揚,別具一格的「麥田音樂會」「懷舊美術片展映」依次上演,人們沉浸在美好的音樂和影片中,任思緒在麥田間流淌。在這裏,每個人都能尋到心中的詩意田園生活,感受文化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在麥田的最美時刻,以躬身勞作加文藝欣賞的新穎形式慶祝秋收,別有意趣。這場聚會利用百畝麥田創新打造沉浸式藝術空間,讓參與者通過麥田閱讀市集、麥田研學、麥田音樂會、麥田光影等特色麥田體驗活動,以「可讀、可聽、可感、可觸、可享」的多元形式深入觸摸到了葛埭的耕讀文化、風土人情,也為千年古村落的繁榮與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每逢週末,嚴家橋村都會舉辦一系列研學活動,最近的主題則是麥田研學。嚴家橋農文旅運營方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嚴家橋依託千畝豐產方、五彩花海、「教授村」研學穀、「嚴小蟹」露營基地等載體豐富農文旅內涵,通過舉辦割麥插秧、親子捕魚、農耕體驗、學生研學等一系列體驗活動帶動人氣集聚,將傳統文化體驗與時尚生活相映成趣、歷史古鎮與田園鄉村聯動,多舉措延長農文旅產業鏈,讓鄉村資源「活」起來、鄉村產業「旺」起來,文旅產業正逐漸成為嚴家橋新的經濟增長點。 (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