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觀察:大模型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

中新網深圳5月26日電 題:文博會觀察:大模型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

中新網記者 蔡敏婕

打開小程序,寫下幾個關鍵詞,幾秒鍾就能生成一幅畫;搭載大模型的文博數字人,可應用於虛擬導覽和解說、智能問答、教育科普、虛擬形象代言……

本屆文博會上,大模型產業應用代表性企業帶來互動性強的場景和產品。蔡敏婕 攝 本屆文博會上,大模型產業應用代表性企業帶來互動性強的場景和產品。蔡敏婕 攝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焦點和技術熱點。以Sora為代表的影片生成技術把智能化生產範圍從文字擴大至影片,而這些都離不開大模型的支持。大模型的發展將給文化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正在此間舉行,大模型產業應用代表性企業帶來互動性強的場景和產品。這些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廣告公司利用文生圖技術,將圖片生成技術用於素材生成,提升內容製作效率……在文博會騰訊展區,騰訊混元文生圖大模型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互動。

「面向文化創作領域,騰訊混元正積極發展多模態模型,以進一步加強文生圖、文生3D以及文或圖生影片能力。」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舉例子表示,面對內容製作行業多樣化需求,騰訊混元在探索基於大模型全面升級的數智人、語音對話虛擬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方面的應用,將更多的前沿技術和應用引入內容生成領域,提升生產效率和交互體驗。

「多模態大模型正在加速到來,並將重構整個內容產業,而基於多模態的應用也會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勢。」劉煜宏說,基於基礎能力積累,騰訊混元大模型推進相關應用落地,讓大模型創造更多價值。目前騰訊內部超過600個業務及場景已接入測試,文生圖的能力已經被用於廣告素材生成等領域。

「李白數字人」基於大模型學習了上百萬字李白的生平資料,同時結合現實的文旅知識庫,為「李白」提供「智慧大腦」,化身全能的旅行智能導遊……

「在沒有大模型之前,‘數字人’並沒有‘智慧’的大腦。目前已經有了‘聰明’的數字人,背後的‘大腦’運轉模式與人類相似,他們可以根據需求定製不同版本,並且不斷迭代產品。」元象科技市場公關總監萬琳稱,此前在沒有AI時,製作大型3D場景,美術部門手動製作可能需要7至8個工作日。「在我們擁有新的先進 AI算法後,可以通過拍攝影片,處理一天時間便可製作出可以交互的3D場景,這極大提升了3D內容生產效率。」

本屆文博會上,「影片翻譯體驗區」引人注意。蔡敏婕 攝 本屆文博會上,「影片翻譯體驗區」引人注意。蔡敏婕 攝

在萬琳看來,目前海外大模型擁有先進的算法技術,中國不僅在算法層面快速追趕,還擁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有機會實現應用普及上的「彎道超車」。

隨著大模型等技術發展,文旅產業不斷解鎖數字化文旅消費新場景。本屆文博會上,佳都科技帶來了交通大模型、交通樞紐大模型等一眾解決方案。通過與海量的前端業務數據對接,交通運輸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掌握氣候變化、交通流量等情況。從普通市民出發,大模型應用於智能客服,能提供實時的交通諮詢、問題解答,提升文旅出行體驗。

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城交事業群產品總監葉曦昊表示,目前內地的大模型技術已經在多個行業內進行探索,在深度業務應用方面已經更進一步,「結合文旅方面的發展,我認為未來在交通安全以及出行服務等方面,大模型可以發揮更大價值。」

大模型可為中華文化出海提供支撐。在趣丸科技展位,「影片翻譯體驗區」引人注意,其優勢體現在能實現影片快速轉譯、畫中人口型同步等。該項技術降低過往昂貴的人工翻譯成本和冗長的製作週期,推動中華文化在全球不同語境下的傳播。趣丸科技商務總監丹恩殷表示,公司已構建全棧式AI交互技術產業生態,聚焦生成式3D大模型、生成式音頻大模型、生成式動作大模型與對話大模型的自研和規模化落地。

當前,大模型在文化產業中的落地應用正在加速探索,但面臨訓練數據存在局限性,版權問題還未妥善解決等挑戰。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設立專業倫理委員會,製定內容生成的道德準則;提升技術監管能力,及時發現並處理侵犯版權或不符合規定的內容。(完)

責任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