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勇闖大市場 小縣城激活新引擎

  新華社合肥5月26日電(記者王菲)初夏時節,江淮大地陽光燦爛。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的安徽華信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湧動著生產的熱潮,一輛輛下線不久的新能源環衛車整齊排列,即將銷往海外市場。 

  圖為安徽華信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圖為安徽華信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今年的出口訂單量增長很快,我們準備繼續拓展海外的新市場。」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超告訴記者。

  以創新促發展、以特色贏市場。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華信專注於環衛行業這一細分領域,瞄準綠色化、智能化的行業發展趨勢,依託數字化賦能,不斷延伸產品的價值鏈,持續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我們拿到了合肥市第一個城市道路無人駕駛環衛車試運營資格牌照,目前公司正申請三個海外專利,深挖創新‘護城河’,打造海外品牌。」張超說。

  市場瞬息萬變,拚的不止是勇氣,更是堅持創新的韌勁。

  電機是現代工業的「心臟」,先進的永磁電機技術一度為國外所壟斷。「認準自主研發高效永磁電機這一目標,我們自主研發出變頻、防爆、直驅等多種規格的國產永磁電機,產品廣泛應用到礦山、鋼鐵生產、船舶製造、石油勘探等各領域。」安徽明騰永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梅浩東自豪地說。

  企業興則產業旺,產業興則經濟強。

  「圍繞新型工業化戰略目標,這幾年我們搶抓新能源汽車等先進製造業發展風口,一批行業‘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脫穎而出,快速成長為細分市場的產業‘尖兵’,激活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合肥市副市長、長豐縣委書記李命山說。

  數字化車間內,一台台工業機器人高效運轉;屋頂上,一塊塊光伏玻璃板不停地向車間輸送著綠色能源;車間外,一輛輛滿載物料的貨車來回穿梭……位於長豐縣崗集鎮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一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底盤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精特新企業,安徽萬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憑藉自主研發的「看家本領」,與比亞迪、蔚來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建立起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係,年產值超10億元。

  「車身輕量化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公司副總經理汪常鬆說,「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機遇,我們和比亞迪開展創新協同,通過材料、工藝等方面的迭代創新,使汽車底盤比傳統汽車底盤減重40%。」

  在距離長豐縣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不遠的下塘鎮,一座「千億製造小鎮」呼之慾出,以比亞迪合肥基地為龍頭,集電池生產、整車製造、智能網聯等全產業鏈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由鏈到群,讓曾經的「燒餅小鎮」——下塘快速蝶變為新的產業地標。

  搭建創新載體、促進資源整合、優化發展環境……長豐縣科技局局長張帆說:「我們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引導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發揮‘鏈主’優勢,支持其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激活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