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觀察:台灣館成「打卡勝地」 台商盼拓市場

中新社深圳5月27日電 (張璐)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以復古街景和顏色豔麗的大型天燈組成的台灣主題館成了「打卡勝地」。

5月26日,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台灣館吸引觀眾。張璐 攝5月26日,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台灣館吸引觀眾。張璐 攝

「場館佈置的天燈被譽為‘平安燈’,冉冉升空的天燈寓意著平安圓滿,希望能與觀眾共享台灣好時光。」文博會台灣館策展人鄭煜鈞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平溪天燈節是台灣久負盛名的祈福燈會,最早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

鄭煜鈞介紹,台灣商業聯合總會集結了33家台灣優質廠商、文創品牌和機構參展本屆文博會,展覽面積666平方米。「這次我們還特別設立了台灣美食區和產區,把地道的台灣美食帶來文博會,讓觀眾可以大飽口福。」鄭煜鈞說,將近三分之一的台灣展商是首次參展,每天來台灣館的觀眾絡繹不絕,銷售數據十分喜人,還有不少新客戶和老朋友前來洽談合作。

「我們從台灣飛來深圳只需要2個小時,這裏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在鄭煜鈞看來,文博會讓更多的台灣展商開拓了新市場,更讓他們有機會瞭解大陸豐富多彩的文化。

台灣館內還搭建了客家文化展區。首次參展的誠源客家酸柑茶負責人葉先生介紹,酸柑茶是客家的一種民俗茶飲,將虎頭柑的果肉取出與茶葉混合,回填至虎頭柑里,經過暴曬發酵而成,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這次參加文博會,希望開拓大陸市場。

葉先生表示,這幾天有不少參觀者選購了產品,還有採購商加了微信正在洽談訂貨,未來會繼續來大陸參加展覽會。

在台灣館文創展區,綺麗珊瑚、富山香堂、黑彩窯陶瓷等文創產品成為「搶手貨」。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我的很多作品來源於閩南文化。」台灣銅雕藝術家葉國鍾一邊接受採訪,一邊展示他的作品,「這次我帶來的都是富有台灣鄉土氣息的作品。這座‘童趣—朱悅迎祥’銅雕,雕刻的是上世紀50年代台灣的鄉村兒童,在創作的時候和大陸的藝術家也做了交流。」

5月26日,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台灣館,台灣展商介紹產品。張璐 攝5月26日,第二十屆深圳文博會台灣館,台灣展商介紹產品。張璐 攝

近年來,葉國鍾常到大陸各地參加展會,文博會是第三次參展。他說:「文博會是一個規模巨大的文化貿易平台,這次我帶來的很多產品被收藏了。希望能把更多的台灣文創產品帶來大陸,也希望多和大陸藝術家更多交流,創作出更多藝術作品。」(完)

【編輯:唐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