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重啟前,哈以接連發動襲擊

時隔數月,來自加沙地帶的火箭彈首次拉響了遠至特拉維夫等以色列中部地區的空襲警報。

當地時間5月26日,以色列中部多個城市遭到火箭彈襲擊,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宣佈對襲擊負責。新華社指出,自加沙地帶髮射的火箭彈目標集中在加沙邊境的以色列城鎮,向人口稠密的以色列中部發射火箭彈為數月來首次。

幾個小時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拉法西北部地區發動空襲,至少造成50人死亡。但以色列聲稱其活動是為了打擊哈馬斯,空襲打死兩名哈馬斯組織高級指揮官。

哈以接連發動襲擊之際,正值有消息傳出,雙方停火談判將在當地時間5月28日於埃及開羅重啟,但從雙方表態和接連不停的軍事行動來看,雙方對於停火協議達成的條件仍有較大分歧。

以色列空襲拉法難民營至少造成50人死亡

最近兩週里,隨著以色列軍隊開始對拉法東區地區展開地面進攻,數千人逃離東區地區,來到拉法西北部的塔爾·蘇爾坦社區避難。這裏在以色列軍方指定的「人道主義安全區」內,在對拉法發動進攻之前,以色列曾告訴巴勒史丹平民可以去往這裏尋求庇護。

然而,事實證明,「人道主義安全區」也並沒有以色列軍隊形容的那般安全。當地時間5月26日晚,以色列空襲了拉法西北部塔爾·蘇爾坦社區一處難民營,擊中了流離失所者居住的帳篷。

根據央視新聞援引巴勒史丹加沙地帶衛生部門27日淩晨發表的聲明,空襲已經造成至少5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死傷者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7日,加沙地帶拉法,一處遭以軍轟炸的難民營。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4年5月27日,加沙地帶拉法,一處遭以軍轟炸的難民營。圖/IC photo

巴勒史丹紅新月會組織稱,襲擊發生後,救援人員已經運送了大量死傷者,但是仍有大量人員被困火災現場,部分地區救援人員難以抵達。

以色列軍方證實了這次襲擊,但稱以方的目標是襲擊哈馬斯在拉法的一處院落,這次襲擊以「精確的情報」為基礎,使用了「精確的彈藥」,打死了兩名哈馬斯組織高級指揮官。

至於造成的平民傷亡,以方回應稱,以色列國防軍已經獲悉相關報導,由於空襲和大火,該地區的數名平民受到傷害,事件正在調查之中。

數個小時之前,哈馬斯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中部地區發射了8枚火箭彈,表示這是對以軍持續在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的回應。美聯社指出,這似乎是自今年1月以來從加沙地帶髮動的第一次遠程火箭彈襲擊。儘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凸顯了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帶髮動軍事行動7個多月以來,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恢復能力仍對以色列各地構成威脅。

「以色列國防軍行動還沒能接觸到哈馬斯高層」

新一輪巴以衝突開始時,以色列誓言要「粉碎並摧毀哈馬斯」,使其不再構成任何威脅,但從目前證據和數據來看,以色列與這一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數據,在2023年10月7日之前,哈馬斯據信在加沙地帶約有3萬名武裝分子。以色列國防軍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自這輪巴以衝突開始,以方已經殺死約1.3萬名哈馬斯武裝分子。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沒有說明是如何計算得出這一數字的,並且在以色列公佈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名單時,名單上有名字重復出現,還有部分人無法被證實是哈馬斯的成員。

「從這些信息來看,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還沒能接觸到哈馬斯領導層中的高層。」國際危機組織以色列-巴勒史丹事務高級分析師邁拉夫·宗澤因(Mairav Zonszein)表示,無論是在象徵意義層面,還是在事實層面取代哈馬斯成為該地區的管理者,以色列都未能實現。

作為「消滅」哈馬斯的一部分,以色列還承諾摧毀該組織在加沙地帶地下的隧道網絡,據稱哈馬斯利用隧道來運輸貨物和人員。

加沙地帶下方的隧道迷宮由幾個部分組成,包括隧道路線、大小不同的房間,以及隧道與地面相連的地方——隧道豎井。法國《世界報》曾指出,對任何軍隊來說,加沙地下迷宮般的隧道都是噩夢。二十年來,哈馬斯一直在完善和擴大可以稱之為「城下之城」的地下隧道網。其累計長度可能達數百公里,大部分是用預製混凝土加固的,有時用鋼材加固。甚至在距地面約60米的隧道網最深處,也安裝有通信、照明以及供氧系統。

在被詢問目前摧毀的隧道在整個隧道網絡中的佔比時,以色列國防軍只是回應稱,他們「摧毀了大量基礎設施」。據BBC報導,雖然以色列國防軍偶爾會發佈影片或圖片作為他們發現隧道的證據,但大多數沒有提供精確的細節或描述具體地點,因此難以確定以色列國防軍摧毀隧道網絡的程度。

以色列賴施文大學地下戰爭專家達弗內爾•里奇蒙-波歷克指出,考慮到哈馬斯隧道網絡的規模和深度,想要完全消滅其所有地下軍事結構是不可能的。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6日,以色列赫茲利亞,巴以衝突持續,當地遭來自加沙地帶髮射的火箭彈襲擊,圖為房屋受損。圖/IC photo

停火談判有望本週重啟

在哈馬斯與以色列接連發動襲擊之時,正有埃及官員傳出消息稱,雙方關於停火協議和人質交換的談判將於當地時間5月28日在開羅恢復。

數個月以來,卡塔爾以及埃及等國家一直試圖說服以色列和哈馬斯接受停火協議,以幫助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了7個多月的衝突,但之前的談判在停火的時間長度和性質上難以達成一致,導致談判破裂。

《紐約時報》指出,哈馬斯希望實現永久停火,以色列則希望暫時停火後能繼續戰鬥,先前的癥結還包括停火期間以色列軍隊從加沙撤出的程度,以及以色列是否允許加沙民眾在南北間自由行動,雙方在哈馬斯應釋放多少人質、以色列應釋放多少巴勒史丹被關押人員上也存在分歧。

根據瞭解談判進程的官員透露,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局長巴爾內亞、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和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於上週末在巴黎進行了初步討論。新的提議主要由以色列談判小組起草。

然而就眼下表態來看,重啟停火談判的難度仍在。面對埃及方面放出的信息,哈馬斯方面則表示,沒有收到重啟談判的消息。

當地時間5月26日,哈馬斯政治局成員伊紮特·里史堅尼亞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關於各方正在討論的恢復停火談判進程,哈馬斯還沒有從相關斡旋方收到任何信息。

里史堅尼亞強調,哈馬斯關於被扣押人員交換和加沙地帶停火協議的要求是明確的,即以軍從整個加沙地帶全面撤軍並永久停火,這是加沙人民所期待的,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核心和基礎。

此前一天,哈馬斯高級官員烏薩馬·哈姆丹還在接受中東媒體電話採訪時表示,沒有必要與以色列進行新的談判,當務之急是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帶並停止所有侵略,「誰也不能保證以色列會接受進行談判的新提議,如果沒有認真的保證,這隻是意味著給以色列更多的時間繼續侵略。」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