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延壽鎮頭茬栗蘑迎來豐收季 預計今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

新京報訊(記者田傑雄)5月下旬,昌平區延壽鎮的頭茬栗蘑迎來了豐收季。滿園的栗樹下,一排排用於栗蘑種植的拱形棚整齊排列,棚內一株株碩大的栗蘑已經成熟待采。記者獲悉,今年延壽鎮栗蘑預計產量達200餘萬斤,產值突破2000萬元。

延壽鎮的農戶正在分揀栗蘑。通訊員 尚穎 供圖延壽鎮的農戶正在分揀栗蘑。通訊員 尚穎 供圖

北京盛紅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延壽鎮北莊村,這些日子,農戶倪思廣正忙著合作社內的採摘工作,他稱目前正是頭茬栗蘑的豐收期,最大的一株栗蘑可達10多斤,最小的也有3、4斤重。「今年我們合作社共種植了7畝多地,預計產量在5萬多斤。」

除了北京盛紅種植專業合作社外,北京海疆栗蘑專業合作社也是延壽鎮栗蘑種植的重要基地之一。走進苫著遮陽網和竹簾的大棚,可見一簇簇新鮮栗蘑已破土而出。合作社社員王一介紹,合作社採用了矮棚的種植方式,使溫濕度更容易控制,為栗蘑生長提供了更適配的環境,預計5畝栗蘑產量可達3萬斤。

記者瞭解到,栗蘑種植作為昌平區延壽鎮的特色產業,這裏共有14個村近100戶登記種植栗蘑。為更好服務栗蘑種植戶,延壽鎮已與北京農學院建立了對接模式,學院的專家團隊會定期來到延壽鎮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種植戶解決種植過程中的問題,提高了栗蘑產量和品質。在銷售渠道方面,延壽鎮也在爭取實現農超對接,將優質栗蘑直送到消費者餐桌上。

延壽鎮副鎮長楊銳傑透露,延壽鎮將在做大做強板栗、栗蘑等傳統農林產業基礎上,還將根據當地地理條件,探索引進適合北部山區生長的中藥材,「我們將以‘藥食同源’為目標,研發藥膳餐飲,並結合自然資源、精品民宿、體育賽事等,形成農文旅體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樣板案例。」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